趙靜打完電話,回到會議室坐下。
“對不起,讓各位領導久等了。”趙靜抱歉的彎了彎腰,道,“十分遺憾,我們不能接受你們提出來的要求。我們投資這么大,不僅要拿到分紅權,還要參與到臨鋼集團的決策中去!如果你們不能答應的話,那我們的投資將變得毫無意義。”
張俊心想,自己所料不錯,對方投資臨鋼集團,并不僅僅是為了分紅和賺錢,而是為了拿到決策和控制權。
趙靜拿起桌面上的框架協議,伸手抖了抖,說道:“你們寫的協議,里面的全部條款,都是對你們有利的。請原諒我們不能接受。我們投資300億元,只占三成股份,已經很虧了。如果我們連決策的權力都沒有,那我們怎么保證投資的回報率?股份占比少一點,我們可以接受,但是我們必須參與決策。謝省長,你是這里的最高領導,請問你能不能再考慮考慮?”
副省長謝英杰緩緩點頭,說道:“趙總的意見,我們已經知悉,不過國有企業的控股權必須掌握在自己手里,這是底線,還請趙總諒解。”
趙靜雖然年輕,在談判中卻有一種舉重若輕的松弛感,不急不躁的道:“我們也沒有要求控制權,只求能按照入股比例,在董事會占有三成左右的投票表決權。”
她不給張俊他們反駁的時間,又伶俐的說道:
“股份公司的決策,難道不是通過董事會和股東大會來決定的嗎?就像你們政府的決策,不也是各級常委會議來決定嗎?企業也是如此,不論什么樣的問題,都可以召開董事會或者股東大會來商量決定吧?少數服從多數,這是最基本的做法。我們只在決策層占有三成左右的人數,應該也影響不到國企的控股權吧?”
這是個新的問題!
謝英杰扭頭和徐沛生商議,道:“沛生同志,你怎么看?”
徐沛生微微傾過身子,低聲說道:“謝省長,他們現在要求進入董事會,擁有決策權,看似很合理,可是我們一旦答應了,他們以后可以通過收買其他董事,或者其他股東手里的股份,來達到控制臨鋼集團的目的。”
謝英杰沉思片刻,道:“我們必須保證國企上市公司的控制權,國有股東應明確控股股東地位、強化股東權利、優化公司治理結構以及加強監管和風險防范。”
徐沛生深表贊同,道:“剛才張俊同志說得很透徹,哪怕我們占股不足51%,也應該通過其他方式,比如說簽訂協議、安排表決權等方式,確保國家對上市公司決策產生重大影響,從而實現對公司的實際控制!”
謝英杰想了想,對張俊道:“張俊同志,你是臨鋼集團的黨委書記兼董事長,對于趙總提出來的方案,你有什么意見?”
有謝英杰和徐沛生這兩人背書,張俊等人也就可以少傷腦筋。
現在謝英杰點名提問張俊,張俊當然不能當甩手掌柜,說道:“謝省長,我以為,對方提出來要表決權,完全合法合理。”
謝英杰輕輕咦了一聲,詫異的問道:“張俊同志,你同意趙總的要求?”
張俊點頭道:“謝省長,趙小姐的要求,合法合理。我們想留住這筆資金,那我們只能同意。”
謝英杰沉吟道:“可是,你想過沒有,萬一他們通過其他方式,來達到操控董事會或者股東大會的目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