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和林馨回到京倫花園,稍微休息一下,便開始走親戚。
兩人先給爺爺林克明拜年。
老人家上了年紀,喜熱不喜冷,一到冷天,便不怎么想動,也很少進行戶外活動。
晚上吃飯的時候,張俊給林克明敬酒。
林克明輕輕喝了一口,放下酒杯,頗覺欣慰的道:“小俊,你在臨溪做的很不錯,看得出來,你的個人能力十分突出。不過!”
聽對方用了一個轉折詞,張俊端杯的手微微一滯,連忙正了正身子,聆聽爺爺的教誨。
林馨嬌聲笑道:“爺爺,張俊還年輕,有些事情顧慮得不周到,也情有可原,你可不能吹毛求疵啊!”
張俊連忙笑道:“我年輕識淺,工作中難免有疏忽之處,還請爺爺多多指教。”
林克明笑呵呵的擺了擺手,道:“你們別緊張嘛!我是想說,小俊不能只在基層鍛煉,也該到部委機關來歷練、歷練,這將是一段不可多得的寶貴經驗。”
林馨雙眼一亮,秀氣的臉上帶著俏麗的緋紅,看看張俊,然后對林克明笑道:“爺爺,那就得請你幫忙了。現在不比以前,要調動一個人進京,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張俊心想,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地方基層官吏,想要進到京城部委,都不是一件容易辦到的事情。
通常來說,京城的官員調到地方上去比較容易,這屬于外放,畢竟全國那么大,各級官員職務眾多。
但地方上的官員想回到京城就難了。
政績只是其次,過硬的背景關系才最重要。
在古代,吏部給各省的知縣留了個小路子,叫行取。簡單來說,就是通過這個辦法,從各省那些干得好、又有才又有德的知縣里,挑些人進京城當官,大多是去各部當主事,也有機會去考科道官。
事實上,行取就是個形式,選上的人很少。乾隆三年有個規定,大省可以選三個知縣,中省兩個,小省一個,而且這個選拔不是年年都有,而是三年才進行一次。
現代社會,干部想調到京城工作,也有幾種途徑。
一種是通過體制內遴選,這也是一種常見的方式,但難度較大。遴選本質上是一種平調,職級不發生變化,競爭激烈,機會有限。
還有一種是重新考公,直接參加京城公務員考試,這也是一種途徑,但需要重新考試,面臨再次考上的不確定性和處理現有工作崗位的挑戰。
再有一種,是系統內調動。比如說,從地方公安、檢察院、法院、紀委、組織部等部門,調到京城相同的系統內工作。在同一個系統內部調動,相對容易一些,但仍然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和通過相關審批。
當然了,這些都是擺在明面上的機會,相當于一個大餅,這個餅確實存在,但餅少人多,能不能咬上一口,就看個人的機遇和造化。
至于暗地里的門路,那就要看背景和實力。
有人一輩子也摸不到門路,有人打個招呼就能進。
如果林克明真的能開金口,想讓張俊進京工作,那的確只是一句話的事情。
林家人早就商量好了,今年下半年,林馨便將臨產,肯定要安排張俊進京來照顧和陪伴。
趁著這個機會,也可以讓張俊到京城部委來歷練一番。
如果這番話,是由林國邦夫婦說出來,張俊多半會提出反對意見。
可是這是林克明老爺子說出來的,張俊便不好再拒絕,試探的說道:“爺爺,臨鋼廠馬上就要上市,等上市以后,我再考慮進京,你看怎么樣?”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