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送他到門口。
徐沛生忽然問道:“洛山縣的生態文旅項目,可以和省城合作吧?”
張俊愣了愣,立馬反應過來,喜笑顏開的道:“徐書記,如果真的可以合作,那就太好了!”
徐沛生微微一笑:“我也是忽然之間想到的,省城的旅游資源,相對來說要比洛山縣發達一些。如果能從省城引流過去,那對洛山縣是有幫助的。”
張俊笑道:“那是肯定的啊!徐書記,這還真是一著妙棋!簡直是天才的偉大構想!省城和洛山,實現文旅產業的夢幻聯動,那絕對能帶動本省的經濟大循環!”
徐沛生擺了擺手,道:“你有空吧?去我辦公室,我們詳細談談。”
張俊喜不自禁,連忙說有空,然后跟著徐沛生前往省城市委。
來到徐沛生辦公室,兩人在沙發上坐下來聊天。
兩人討論省城和洛山旅游聯動的可行性。
張俊提出來,可以和各地的旅行社合作,推出省城洛山五日游、七日游的優惠活動。
通過省城優質的旅游資源,向洛山源源不斷的輸送游客。
還可以借助省城的宣傳陣地,宣傳洛山!
而且,省城有千萬人口,學生眾多,每年的春游、秋游、研學活動,都可以和洛山縣合作,光是這一項,就能給洛山帶去大量的游客和穩定的收入。
徐沛生這是利用省城的優勢,給洛山輸血!
他能這樣做,當然是出于對張俊的信任和支持。
張俊為了建立徐沛生這條人脈關系,花費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
現在終于得到了最大的回報。
這也說明,徐沛生完全認可了張俊,愿意和他共同進退。
對他倆的同盟來說,這是一個標志性的事件。
徐沛生同意了張俊提出來的想法。
他知道張俊現在缺錢用,他也有心幫助張俊,卻又不可能把省城的資金,批給洛山縣去使用。
于是,他想到了這招移山填海的妙招。
比起資金和企業來,和省城進行旅游資源的互補和聯動,更加重要,也更加實際!
兩人討論完畢,徐沛生緩緩說道:“西州的人事,近期可能會有大的調整。”
張俊想到的是西州北城區高架橋一案,便道:“是因為高架橋塌方事故吧?”
徐沛生嚴肅的說道:“那可不僅僅是一起高架橋塌方事故!這起事故的背后,是有人不作為,還有人貪污受賄!一座橋的塌方,引出了太多的牛鬼蛇神!”
張俊心想,徐沛生跟自已談這個事,難道有什么說道?
徐沛生接著說道:“以往,西州市北城區委書記,都是由西州市委常委兼任。可是這些年來,北城區的發展,卻嚴重滯后。省里有新的考慮,可能會在西州其他區縣里面,另外選一個書記入常。”
張俊虎軀一震!
這可是一條勁爆的消息!
換一個區域的書記入常?
這種事情,并不是不可能發生!
很多地區的常務,也并不是固定不變的,一切都要看上級的想法和意圖。
張俊本來就有想法,想在洛山縣委書記任上,完成進入市委常委的跨越。
這也是他最快進入副廳級干部序列的方法之一。
徐沛生語重心長的說道:“張俊,努力干!把生態文旅這步棋下好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