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仕途,張俊不得不為自己謀劃。
上升的職位有限,你不爭,有的人是去爭。
雖然張俊做事做人,都無愧于心,也做出過一番不俗的成績,可是他要是不主動爭取,難道還要等著省委提拔他嗎?
全省有二十幾萬處級干部,只算公務員,也有六萬多人。
哪怕只計算有可能競爭上位的正級處干部,少說也有幾百人。
這些人里面,張俊也只是幾百分之一而已。
全省那么多優秀的人才,做出成績來的,也不只張俊一個人。
省委憑什么重用你?
而且省里勢力錯綜復雜,你爭取了,都未必能勝出,你要是不去爭取,誰又會記得你?
戚繼光把自家房子賣了,也要買一個都指揮僉事的職務,在任上也知道用從敵軍搶奪來的錢財,討好上司,以謀求更高的職務。
但是他終成一代名將,被萬世銘記,被世人景仰。
戚繼光就是因為知道規則,所以善加利用。
如果他不能坐在那個位置上,縱有一身才華,又如何報國?又怎么會有施展才華的地方?
真正能做到舉世皆濁我獨醒的屈原大夫,已經沉在汨羅江底,空余不散的英魂,讓后人感嘆唏噓。
比起以身投江的勇氣,張俊更欣賞戚繼光那樣的英雄。
了解規則,熟悉規則,融入規則,但又高于規則。
以世俗規則為跳板,讓自己達到更高的位置,施展平生抱負。
保全自己的同時,不茍活于污泥當中。
坐上更高的座位之后,才有機會成功,甚至可以撥亂反正。
這是一種更高的處世智慧,但能知道并踐行的人并不多。
張俊也是在不斷的工作和學習過程中,慢慢參悟出來的。
他謀的是不僅是官職,也不僅僅是一世之名,他求的是心安理得,謀的是民生富貴,謀的是萬世太平。
張俊和馬紅旗通完電話,沖涼上床。
躺在床上,張俊翻來覆去,卻硬是睡不著覺。
他了很多,有家事,有縣事,有國事。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他才迷迷糊糊的入睡。
正睡得香甜,一陣急劇的電話鈴聲,將張俊驚醒。
窗外秋風勁吹,樹葉瑟瑟。
南方省的秋天很短暫,眼看著嚴寒的冬季就要來臨了。
天剛蒙蒙亮,窗戶口現出一片灰白色。
張俊從床上坐了起來,摸到放在床頭柜上的手機,皺著眉頭看了看來電顯示。
這是縣委辦主任郭良才打過來的電話。
張俊清了清喉嚨,這才接聽電話,道:“良才主任,有什么事嗎?”
郭良才大聲說道:“書記,有游客從洛山墜崖而死!”
“什么?”張俊愣了愣,瞬間清醒過來,疾聲問道,“怎么回事?凌晨怎么會有人在景區?景區早就歇業了啊!”
郭良才無奈的說道:“書記,洛山那么大,我們哪里管得住他們上山的路啊?隨便找條小路,都可以上山了。”
張俊知道他所言屬實,問道:“他們上山干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