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秋艷哪里知道,張俊是個喜歡下基層的人。
不管在哪個崗位上,張俊大多數時間,都在轄區行走。
曾經他是行走的縣長,是行走的書記,現在他是行走的副市長。
因為張俊始終相信,一個官員,要真正做到為人民服務,就必須深入基層,體察民情,知道群眾的需求,才能制定出好的政策。
坐在辦公室里,想當然的拍著腦袋做出來的決定,或許符合上級的要求,卻未必是群眾需要的。
長久以來,他不斷的行走,鍛煉出了超乎常人的耐力,從早走到晚,走走停停,走上大半天,也不會覺得疲憊。
袁華跟著張俊走慣了,從最開始的吃不消,到現在的習以為常,中間也吃不過不少苦頭,腿腳不知道磨破過多少皮。
吳秋艷是個婦女同志,又穿著小高跟皮鞋,只走了兩個小時,就覺得快要撐不住了。
袁華想到了這一點,又不好直接說,只得用吃午飯來提醒一下。
張俊忽然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對吳秋艷道:“你累了吧?中午休息一下,下午再繼續吧!”
吳秋艷差點沒憋住眼淚,感動的道:“謝謝張市長的關心,我還好。”
其實她走起路來,已經很吃力了。
只不過領導都沒有說累,她又怎敢說不行了?
下午,張俊讓吳秋艷找來幾輛自行車,幾個人騎著車,繼續考察城市的其他地段。
張俊又深入到殘疾人所在的社區,考察社區無障礙出行的便利性。
總的來說,西州市現在的城市設施,包括道路交通、公益設施、社區環境,對殘疾人都很不友好。
真要改善的話,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還得市政各個方面進行配合。
張俊要求市殘聯先制定出一個改善規劃表,遞交到市里,由張俊簽字批復后,再提交市委審議。
規劃倒是容易做出來。
吳秋艷在市殘聯工作多年,業務熟練,很快就拿出了一份讓張俊覺得還不錯的改善規劃書。
張俊進行潤色完善后,來找市長董志武商議。
董志武大概翻看了一下,說道:“張俊同志,這份規劃做得很好!改善殘疾人無障礙出行體驗,也是我們市政府應該做的。投資一千兩百多萬,用于改善無障礙城市和社區,花費也不算大。”
張俊也是當官的,知道董志武這么說,必有下文,所以安靜的聽他說下去。
果然,董志武話鋒一轉,道:“只是市里資金不足,在文旅和農業方面投入過大,暫時拿不出這筆資金來。緩一緩吧?下半年再說,你看怎么樣?”
張俊心想,這一緩,不知道又要等到猴年馬月去了。
可是這是公益事業,沒有產出,也沒有收益,不可能拉來企業投資。
這筆資金,只能從市里出,或者另找辦法進行籌集。
張俊只能盡量爭取,道:“董市長,我市殘疾人數量高達30萬人,這是一個特殊群體,也是一個弱勢群體,政府應該盡量多給他們一些關愛。改善無障礙出行,是我們政府的職責所在,不應該一拖再拖。我也知道市里財政困難,不能一蹴而就。我的意見是,工程可以先啟動,分批次進行改造。最起碼,我們要讓全社會看到我們在行動。”
這話拿捏住了董志武的死穴。
你說資金困難,那我要求分批次進行,每次投入一點資金,總不至于連這個要求,你也不答應吧?
董志武摸著下巴沉思片刻,說道:“好吧!就按你說的辦!我做主,從市政財撥款兩百萬,先啟動改造項目,分批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