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是下周五吧!如果不出意外的話!”
“那我先把文章寫好,下周四晚上進行排版,下周五見報,這樣就能起到最佳效果。”
“文強,我先跟你說好了,這可是個重磅新聞!比刷白墻可嚴重多了。刷白墻只是生氣,但也不能拿你怎么樣,頂多就是批評你幾句。但是水氫發動機這個事情,項目數額巨大,是個百億項目!”
“那更應該好好關注一下,阻止這樣的騙局!”
“嗯,我也是這么認為的。事情的利害關系,我已經跟你說清楚了,寫不寫,怎么寫?都是你的事。”
“嘿嘿,我怕什么?我都要到美院工作了!他總不能再把我發配到環衛局去工作吧?”
“不是沒有這個可能!總而言之,你做好心理準備。”
“我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我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我沒有什么好害怕的!”
兩人相約見面,討論水氫發動機的事情。
在改革開放之初,有一個普通司機宣布發明了“水變油”的技術,稱熱值高于普通汽油、柴油,且無污染,成本極低。
隨后,這項“發明”受到不少所謂權威人士的肯定,甚至在各地肆意騙取大量投資,建立了不少工廠。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我國成立以來,發明事件造成實際經濟損失的第一大案。
三十余后,國民的科普水平上升了一個檔次,能量守恒定律、永動機不可能實現這種基本的物理常識已經深入人心,而我們依然再次見到30年前這個眼的套路——車加水就能跑。
只不過,這次不是水變油,而是水變氫。
張俊和莊文強一起收集了大量跟此事有關的新聞報道,以及在網上查閱了大量的資料。
氫能源的確是一種新能源,有的國家正在研制氫能源汽車。
但水變氫這個技術,和真正的氫能源并不搭界。
為了拿到更多的證據,張俊和莊文強一起跑了一趟某市,也就是水氫發動機的來源地。
莊文強有記者證,可以方便的進出各個單位和企業。
兩人收集到了一手的證據,經過分析,認定這就是一個騙局。
在張俊的輔助下,莊文強寫了一篇文章,正式揭露水氫發動機的騙局。
與此同時,章立鵬主導的水氫發動機引進項目簽約儀式,也將如期舉行!
這天晚上,莊文強寫的文章,經過相關領導的審批后,同意發表。
一場關系到南方省命運的斗爭,在張俊的暗自主持下,正徐徐拉開序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