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剛才來的時候,看到杜玉民從章明華辦公室離開,便知道杜玉民來找章明華匯報過了。
由此可見,杜玉民是章明華的人,而且唯章明華馬首是瞻,多半是心腹之人。
張俊似乎早就知道,章明華不會同意自己的提議。
“市長,三個一百重大工程項目,既然已經滿額,那咱們可以再增加一百個名額,做成四個一百重大工程項目。”
三個一百,是省城市委市政府,響應國家號召,制定出來的兩重項目扶持支持。服務于現代化目標,聚焦跨區域、跨流域的長期性難題,如科技攻關、生態保護等。??
章明華哈哈笑道:“張俊,你說得輕巧,你說增加一百個項目,就能隨便增加的嗎?哪有這么容易的事?一百個項目,就得有一百個項目對應的配套資金才行。”
張俊說道:“市長,我們搞這個項目的意義是什么?難道只是為了扶持三百個項目?我們的目的,是為了發掘更多的可持續發展的企業,扶持更多的重大科研技術。既然三百個少了,那就搞四百個,又有何妨?這個項目數量越多,豈不是說明我市的科技發展越進步了嗎?”
章明華臉色一滯,還真找不到話來反駁張俊,只得說道:“茲事體大,也不是我們兩個人說了能算數的。”
張俊笑道:“市長,那就提交常委會討論一下?我相信大家的想法都是一樣的,都希望我市的工業經濟越來越好。如果我們每年都能增加一百個重大項目,那我市的經濟發展,自然就能向陽而生了。”
章明華深深的看了張俊一眼,不得不說,張俊還真是個有想法、有干勁的人。
張俊剛來上任,就提出來這么多看上去還不錯的想法。
而且不難看出來,張俊對工作,對經濟,對企業,是真的鉆研過,有著獨到的見解和思維想法。這一點是章明華所不及的。
張俊把話題轉回到新質生產力的討論上來:“市長,我們要發展新質生產力,吸引高科技企業前來我市投資,就必須先把手撕鋼這個項目做到極致。臨鋼集團現在還只能生產20微米的手撕鋼,和國際上其他鋼鐵產商生產的厚度是一致的。這是我們國家在手撕鋼領域零的突破,意義重大,既盤活了臨鋼集團,也給我市帶來了一家上市企業。現在,我們還要發揚光大,要盡快研制出15微米的手撕鋼。這可是全世界科研領域的空白!”
他侃侃而談,把研制15微米手撕鋼這個項目,提到了十分重要的戰略位置上來。
全球還沒有哪家鋼鐵廠,能生產15微米手撕鋼。
誰能率先突破,就能占領未來市場!
章明華被張俊給侃暈了!
“張俊,我知道手撕鋼的重要性,不過,現在的臨鋼集團已經是上市公司,有自己獨立的研發體系,他們每年的收益,也會拿出相當一部分,投入到15微米手撕鋼項目的研發當中。這幾年投入很大,卻一直沒有突破性進展。我覺得,這不是資金的問題,而是技術瓶頸的事情。所以,我們市里沒有必要再給予他們更多的資金扶持。我們應該把這些資金,用到更需要的其他領域上去。”
“市長,三個一百工程項目,可以不納入臨鋼集團手撕鋼,可是新質生產力這個項目,我們一定要上!”
這才是張俊最終的目的。
他早就知道,章明華不會同意自己所有的要求。
但是他也清楚,章明華不可能否決自己所有的提議!
所以,張俊才故意多提出幾個要求,虛虛實實,讓章明華難以捉摸張俊的真實意圖。
如此一來,張俊便可以實現其中一項,也就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果然,章明華中了張俊的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