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不然我為什么要安排他倆見面的那一幕,就是因為劉老三憑借天可汗的名號,不信任李二。
而唐太宗也因為知道劉老三的秘密,對其一直都在加以防備。
二人溝通完畢后,也算是相互放心了下來,才能讓李二放開手腳去做事情。
這就是身為皇帝的李二應該做的,他通過李淳風等人的存在,知道了關于天子與真龍之間的爭斗,而他希望達成的事情有很多,首要的就是對障礙威脅的清除,在知曉了劉老三的存在后,他直接選擇了面見這位昔日的漢高祖皇帝。
這便是中年的李二所做之事,身居高位者定當要謀劃大局,一來是外邦的種種干擾,二來是朝堂之上的暗流涌動,再者是其余世家的虎視眈眈,他就好像是在獨木橋上行走無二,但每一步都穩扎穩打的讓人根本就無法撼動。
當然,這也就印證了沈垚脫口而出的那句話。
你后悔做皇帝!
于是乎,年輕版的李二登場。
他自信,他聰慧絕頂。
他器宇不凡且意氣風發的像是個江湖氣的豪爽俠客,因為當下正是他最幸福的時候,雖然暗處有著不少眼睛注視著他,可誰讓他是最能打的時候呢?
記住,在你面前的是天策上將,而不是那個龍椅上面的唐太宗,更不是那個在未來現世的黃色雨衣之人。
promax!
這就是我筆下分成了三個階段的唐太宗李世民,我自認沒有什么曲解這位頂級皇帝的地方,年輕的時候攀登巔峰,天下之主的時候謀定眾生,重活一世的時候秉承本心。
兜兜轉轉下來,難能平凡四個字才是最適合他跟趙匡胤的。
人總是要登上山頂之后才允許尋求平凡,半截腰就找平凡的那是廢物,這些皇帝全部都是人上人的一流思想,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更知道自己應該怎么做。
可現實總是變化多端,無可奈何的事情多如牛毛,他們又深陷于泥潭之中難以奔向心中的答案。
所以,他們于皇帝來說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于家庭來說,或許……多少欠缺了些吧。
……
至于沈垚身體里面的那個家伙,我想各位看官多少能猜出來是誰了。
大致和你們想象中的差不多,但不代表沈垚就是,我說過他只是一個扭轉未來的契機,絕對不會是什么主角光環的人物,但他背負的宿命很重,他能見到那位的原因是和那位有關聯,也只是有關聯而已。
相反,我只是以沈垚的視角來講述故事罷了。
以至于這個篇章結束之后,我考慮要不要換回到第三人稱的描繪方式,不再以我自稱。
注入靈魂,塑造靈魂,打磨靈魂,沈垚是一個很關鍵的人物,起到的作用是牽連上其他的皇帝,真正的主角一直都是王莽,只不過故事還沒講到那里,還沒揭露為什么王莽一定要篡位,為什么王莽被我設定為了穿越者,又是惹到了什么人,派出來了劉秀阻止他。
……
于是乎,廢話了一大堆,填點前面形容模糊的坑吧。
八百載的朝代是哪個我自不必多說,天子和真龍其實都沒什么錯,只不過概念和理念不同,導致了對立的存在。
就好比正派和反派一樣,我說這個是正派,你們就被帶入了情緒,就算是正派做了些什么茍且之事,也會為它找尋客觀因素來緩解罪行。
可反派就是因為左腳邁出的門口,就會被口誅筆伐的這個人就該死,只是因為我說他是反派,我給了你們一個來自于根的概念,即使是反派做了好事,也會被理解為是這么個好好地人可惜入了邪途,但絕對不會給他打上正派的身份。
這就是所謂思想的陰暗面,那些自詡為翩翩君子,名門大家的言論者們從不承認這點,他們甚至是創辦什么宗門啊,開設什么講壇啊,弄得自己好像是個高人一般。
他的確是高人,但他下面的人不是,人分三六九等,各懷不同心思的同時,你就是頂天的圣人,你又怎么讓他成為完美無缺的鏡像呢?
你不能,你本心是好的,你做法卻是錯的,即使是你在世的時候做到了,可你故去之后呢?
人們放肆的曲解你的意思,形成了繁文縟節四個字。
越學越抽象,偉大的圣人反而成了他們丑陋行為的擋箭牌。
沒辦法,世人皆為芻狗嘛,他們不管這些,只要你名氣夠足,你說的就是對的,只要你是什么大宗師傳承下來的,你就是厲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