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段轉折段落,可歌詞寫的依舊十分精致。
手上什么都沒有了,你走了,我變得一無所有,只剩下手上要給你的愛。
可是也因為你走了,我捧在手心里滿滿的愛,已經給不出去了。
人不見了可以理解,但是在這里加上有血有肉這樣的形容詞,就帶上了血腥的味道。
接下來,就是喬生最喜歡的片段之一,也是在地球上流傳最廣的片段。
史婧握緊了手中的麥克風,聲線發生了些許的轉變。
“共你的,記持啊,囥佇我的心內。
(和你的記憶啊,放在我的心里)
騎你的,白馬啊,行你欲行的路。
(騎著你的白馬啊,走你要走的路)
風吹來,花落涂,點一欉香祈求。
(風吹來,花落土,點上一炷香祈求)
南無觀世音菩薩!”
很多人在聽到騎著白馬的時候,感覺到狠狠地聯動了。
都是老喬寫的詞,觀眾們自然而然地想到那首《身騎白馬》。
身騎白馬走三關,王寶釧等了十八年的人回來了,可這里要等的人,注定沒有音信。
而當史婧用怒音吼出“南無觀世音菩薩”這句歌詞的時候,現場直接炸裂。
即便是聽不懂閩南語的觀眾們,史婧的這聲怒吼,也如平地一聲驚雷般炸響在他們心頭。
我要找的人不見了,和任何人傾訴都沒有用,于是我點上一炷香,去問觀音菩薩!
她沒有責怪離開的人,反而支持他騎著白馬,去走自己要走的路。
可她求神拜佛要問的時候,為什么要帶著怒意呢。
是責怪菩薩沒有保佑自己所愛的人嗎?
這不是在祈求,所有人聽到的是對神明的埋怨。
是茫然無助下唯一能發出的叩問。
菩薩,我們這么虔誠,你為什么沒有保佑我們!
“若準講你,算著這出悲劇。
(如果說你,早就預料到這出悲劇)
你敢會看顧,紲落來伊頭前,彼逝歹行的路。
(你會不會照護,他前方,那條坎坷的路)
夢中的我,看你沓沓仔行。
(夢中的我,看你緩緩而行)
牽你的亡魂,有一工咱做伙,轉去彼個所在。
(牽著你的亡魂,有一天我們會一起,去到一個新的地方)”
歌曲里唱到的主人公,即便語氣中已經帶著責怪,可她依舊選擇祈禱,希望菩薩能在他以后的路上,多多對愛人照護。
什么路?
黃泉路!陰間路!
而她在祈禱完后,也總算睡著了。也許是菩薩憐憫,也許是思念過度,在夢里總算見到了日夜思念的人。
主人公雖然還活著,可她已經想到了死亡,也只有死去才能再次和思念的人相遇。
她甚至還牽著愛人在安慰,以后我們終會在一起。
鬼魂有什么好怕的呢,你懼怕的,是多少人夢寐所求而求不到的。
“我蔫去的愛,規路攏是,
(我枯萎的愛,整路都是。)
佮你,恬去的心。
(和你沉默的心)
佇這烏暗時代。
(在這黑暗的時代)
是有緣無份,想欲講出。
(我們是有緣無分,想要講出來)”
唱到這里,史婧已經和整首歌共情,仿佛她就是歌曲里的主人公。
這里也和前面的歌詞呼應,前面說整條路都是“路雨紛紛”和謠言漫天。
而這里,整條路上都是我枯萎的愛。
這并不是單指主人公一人,而是整條路上,都是和她有同樣遭遇的人。
相同枯萎的愛,鋪滿了整條大街。
一下子,整首歌的格局都放大開來。
被黑暗籠罩的時代之下,愛情是那么渺小,一碰就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