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臺之上,歌聲裊裊,和尚的身影隨著燈光暗下而退去。
燈光再次亮起的時候,老和尚重新出現。
小和尚拉著老和尚,一直追問:“師父師父,后來呢,后來怎么樣了?秀姑娘和那個小和尚如何了?”
只是老和尚沒有說話,整個人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
半晌,老和尚才幽幽開口。
“后來啊,秀姑娘遠嫁他鄉,再也沒有回來。小和尚變成了老和尚,正在給他的弟子講著三皈依的故事。”
屏幕上,年輕和尚依舊在大殿上念經,可他的心思,根本就不在佛經上。
他看著偌大的佛堂,嘆了口氣,起身來到外面。
他走出房門,來到那棵他曾經與秀姑娘一起待過無數個白天的古樹底下。
他抬頭,古樹枝繁葉茂,陽光透過樹葉,斑駁地灑在他的光頭上。
再低頭,一根虛幻的青蔥玉指,正在他的掌心劃過,清澈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小和尚,你跟我念。”
“皈依佛。”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法!”
“皈依秀姑娘。”
“皈依。。。秀姑娘!”
年輕和尚的語氣逐漸變得哽咽。
“皈依。。。秀姑娘!”
眼淚滴落在掌心,年輕和尚的手掌紋路,隨著淚水滴下,漸漸變得皺紋滿布。
等他再抬頭,已是老和尚的模樣。
他看了眼身旁打盹的小和尚,撥動念珠低低吟誦。
“皈依。。。秀姑娘。”
舞臺上的大屏幕慢慢暗下,歌曲也在這里唱到結尾。
不過還沒結束,音響里忽然傳出敲木魚的聲音。
“咚,咚,咚。”
隨著木魚的響聲,一道蒼老的聲音正在誦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這是故事開頭,秀姑娘來找小和尚時,小和尚念的經文。
最后誦經的,依舊是那個和尚,可聲音已經蒼老無比。
老和尚似是在低聲呢喃,又像是在用誦經來平定自己的心神。
而大屏幕上,出現一個個毛筆大字。
“曾慮多情損梵行,
入山又恐別傾城,
世間安得兩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隨著詩文的出現,老和尚敲動木魚的聲音逐漸變快,隨后咚一聲,木魚聲戛然而止。
只有一聲似是哀嘆的佛號在全場回蕩。
“阿彌陀佛。”
現場所有人都在低聲念誦這這首詩,念完之后,再聯想到整個故事,最后那一聲響亮的木魚聲,仿佛狠狠地敲在他們心上。
當整個舞臺燈光亮起,8個人站在舞臺最前方。
喬生這才發現,舞臺下,觀眾席上,不少觀眾都在偷偷抹眼淚,而那些感性的觀眾,早已經哭得淚流滿面。
導師席上,黃玉舒和史婧也在用紙巾擦眼淚,其余幾個男人也都是用雙掌捂著臉頰。
喬生知道這個類似于mv的故事十分催淚,可他沒想到搭配上《伽藍雨》后,居然效果這么好。
《伽藍雨》,其實也就是《煙花易冷》,是這首歌的另一個名字。
為了配合故事,他干脆就用了《伽藍雨》這個名字。
這首歌原本的故事背景,是北魏時期《洛陽珈藍記》中描述的故事。
故事是說洛陽城中一名皇家將領,因緣邂逅一名女子后,倆人一見鐘情并且私定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