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袁翔等人在旁邊指導,喬生感覺今天拍起來順利異常。
等到吃夜宵的時候,今天的戲份已經拍的七七八八。
干脆,吃完夜宵他就宣布下班。
小成本電影的另一個特點,就是拍的快。
喬生計算一下如今的進度,估摸著再有幾天也就拍完了。
要不是他因為分身乏術,只能在晚上過來拍電影,整部電影估計也就只需要一個禮拜就能拍完。
不是說喬生拍的快,而是他知道最終電影需要的是什么畫面,只要將這些片段拍出來即可。
真正的拍電影,是會拍攝很多內容的。
最后的剪輯,會把一些不需要的內容刪除掉。
就比如一部90分鐘的電影,它全部拍攝的內容是遠超90分鐘的,可能是200分鐘,也可能是900分鐘。
我們看到的最終成片,都是經過剪輯后留下的內容。
喬生之所以拍的快,就是因為他跳過了這一過程。
像是《活埋》和《我的野蠻女友》,他就是這么做的。
。。。。。。
《國家寶藏》的錄制也非常順利,每一期呈現出來的效果都很好。
要不是因為在央臺播出的綜藝,有嚴格的時長控制,謝浩然每一期都能給剪出兩三個小時的成片來。
綜藝節目其實也很講究剪輯的。
一檔節目剪輯的好,能夠制造出充足的懸念效果,讓人想要一直看下去。
謝浩然就深諳此道。
他甚至會為了后期的剪輯,在節目還在錄制當中的時候,以身入局,以導演的身份參與到節目當中。
只為了在后期剪輯的時候,多一段可用素材。
這便是他為何能夠屹立于綜藝導演頂峰的原因之一。
喬生也有參與到后期的剪輯工作,在見證到謝浩然神乎其技的剪輯水平后,驚為天人。
雖然綜藝和影視劇在根本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在剪輯上的一些手法和觀念,喬生覺得還是可以學習一下的。
比如怎樣制造懸念來拿捏觀眾的心理,讓他們留在節目上,都是可以學習的東西。
從謝浩然的身上,可以看到剪輯的重要性。
剪輯向來都是影視劇乃是綜藝節目里很重要的一個環節,甚至可以關系到一部作品的成敗。
最有名的例子,便是前世地球上dc電影《正義聯盟》。
電影在一開始拍完之后,導演扎克施耐德的初剪輯版長達五個小時,最后在華納的強烈反對之下,扎導才忍痛割愛,剪到只剩三個半小時。
可是華納公司還是對三個半小時的電影不看好,堅持要讓電影控制在兩個小時之內。
當時恰逢扎導的女兒去世,他便心灰意冷地退出了對于電影剪輯的拉鋸戰。
最后華納公司找了《復仇者聯盟》前兩部的導演喬斯韋登來當這個“接盤俠”。
也就有了我們最初看到的院線版《正義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