飾演劉建明女友mary的演員,在現實里就是羅耀祖的女朋友。
當時喬生在選演員的時候,羅耀祖并沒有避嫌,當然他也沒說兩人的關系,結果還真的被選上了。
作為劇中唯二出現的女性角色,和白舒飾演的心理醫生一樣,女作家這個角色在電影里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劉建明掛斷電話后,女作家就開始向他講述自己新書中男主角的人設。
“一個人有二十八種性格,也就是說,他每天起床就要自己跟自己演戲,演得連他自己真實性格都忘了。”
董翔一聽,就明白了這個角色的作用,扭頭對女兒說道:“你看,喬生在這里設計一個未婚妻的角色,就是為了凸顯出劉建明身上的矛盾。”
“他現在身居高位,已經不是當初那個跟著韓琛的小混混,他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
“你看,很高明,用第三者的視角來剖析主角的心理。”
董翔說完之后,電影里正好放到陳永仁去看心理醫生的片段。
“你看,他給兩個主角一人安排了一個。”董翔笑道。
他的笑容里,帶著身為一個大導演的自信和從容。
董彤彤看了眼父親的側臉,臉上露出頗有深意的笑容道:“是啊,你可真不愧是大導演啊,一下子就看出來了。”
董翔臉上閃過一絲驚訝,微微轉頭,用眼角余光觀察著女兒。
董彤彤正盯著大屏幕專注地看著,并沒有察覺。
“好像帶她來看喬生的電影,還真來對了。”董翔心里很是開心。
別看兩人是父女,而且女兒還立志要做導演,但平時提供給他們交流的時間并不多。
董翔工作很忙,一年里有大半年的時間是不在家的。
董彤彤長大后也忙于學業,高中大學都是住校,也很少回家。
父女倆的溝通不說少吧,但也絕對稱不上多。
平時在家里看電視的時候,董翔也時常會對屏幕上的電影品頭論足。
董彤彤在開始學習導演的相關知識后,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兩人經常在家里為某個電影的某個情節,吵得不可開交。
電影圈里的大導演,董翔基本都認識。
在董彤彤看來,一千個人心里有一千種看法,對于電影有自己的解讀是正常的事情。
可董翔不一樣,當他吵不過的時候,就直接打電話給這部電影的導演,問他這段情節在電影里的作用。
在董彤彤眼里,董翔的做法,就像是出語文閱讀的閱卷老師,你事先已經知道答案了所以批評我。
即便董翔說,每個導演在拍攝電影的時候,就是按照某種想法來拍的。
電影內容里引申出來的其他含義,都不過是觀眾們自己的猜想罷了。
董彤彤對這種說法并不認同。
像今天這樣,董翔一說董彤彤就認可,還反過來夸他一句大導演的情形,可是從來沒有過的。
他把這份功勞歸結在喬生身上。
可他根本就不知道,董彤彤本來就是喬生的粉絲。
董翔參與到電影的拍攝,她是知道的。
她那一句“真不愧是大導演”哪里是在夸他,分明就是在故意諷刺他。
可董翔不知道啊,還樂呵呵地覺得今天女兒特別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