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么一個人,你能指望大明朝的百姓,會對他如何評價。
據說,范文程還是大宋名臣范仲淹的后代。不知道范仲淹若知道后世子孫有這么一個投敵叛國的人物,會不會從棺材里爬出來捏死這個不肖子孫。
軍國大事拿不定主意,黃臺吉都會說:“何不與范章京議之。”
每逢王公貝勒向黃臺極報告軍政大事時,黃臺吉第一句話就是“范章京知道嗎”,他不直接稱范文程,而尊稱為范章京。
臣子的議論奏折有了不當之處時,黃臺吉也總是說:“為什么不和范章京商議呢?”
奏事大臣回答說:“范章京已經同意了。”黃臺吉就不再詢問,同意執行,甚至范文程生病,有一些事情還要等到他好了之后裁斷。
由此可見,黃臺吉對于范文程是多么的信任。而范文程也不負厚望,為滿清實在是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甚至他自己的老婆,被多鐸搶走都一聲不吭,佩服佩服。
還有一件事請你們記住,滿清之所以入關直取中原,也是范文程的建議。清順治元年,范文程敏銳地看到天下大亂,時機千載難逢,及時上書攝政王多爾袞,提出直接進入山海關的重大決策。
范文程的建議,對清奪取中原的基本方針、政策的制定,對促使清軍出發,起了巨大的作用。
此時的黃臺吉不敢再貿然行動,這一切和自己預想中的不一樣。手下這義州城的皇太子甚是鎮靜,對于自己的大軍圍城毫不在意,沒有顯出一絲的慌亂。
再就是,錦州一帶的明軍也是毫無動靜。那個薊遼總督洪承疇,明知皇太子被圍的情況下,居然拒不發兵來救,這就奇怪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這里處處透露著邪門,黃臺吉近些時日老是流鼻血,像是不祥之兆。他在等范文程前來,想聽聽他的意見。
左右之人回道:“回皇上,范文程已到了廣寧附近,不出兩日就到了。”
黃臺吉點點頭:“傳令三軍,與五十里外扎營,時刻注意明軍的動向。”
一名幕僚點點頭,然后又施禮問道:“皇上,要不要將紅衣大炮調過來。”
不止是明軍有大炮,滿清的大炮更是犀利。只是,黃臺吉為了避諱蠻夷,將紅夷大炮改成了紅衣大炮。
這也要歸于漢奸孔有德了,孔有德本來是毛文龍的部將,崇禎二年六月,袁崇煥借閱兵為名,用尚方寶劍殺了毛文龍,毛文龍死后,孔有德感到不安,于是,在于崇禎四年發動吳橋兵變,隨后投降了后金。
孔有德投降后金,除了帶去了自己的軍隊,還帶去了紅衣大炮和一些工匠。
紅夷大炮,這是大明的稱呼。滿清,則稱之為紅衣大炮。黃臺吉指望著,用大炮轟開城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