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雖然沒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但是作為一個皇帝,后宮的嬪妃們還是不少的。
嬪妃多了,爭風吃醋就在所難免。
好在這些事,都不是朱興明所操心的。
這個田妃其實并無大惡,只是與朱興明的母親不合。還好這慈寧宮后花園的幾塊田地算是保住了,懿安皇后開口了,整個紫禁城就沒有人敢再動這里。
再說,眼看著這些莊稼不久就成熟了,旁人也沒這個膽子這時候再來破壞。
想到這里,朱興明便也坦然了:“大伯母,我要錢。”
懿安皇后張嫣一愣:“什、什么?”
“侄兒想建個琉璃廠,就在京城。這事我父皇已經應允了,侄兒在想,大伯母您這里有錢么,不妨投上那么一點兒。將來琉璃廠若是盈了利,我也好分一些。”
“琉璃廠,什么琉璃廠。”張嫣皺了皺眉頭。
當下,朱興明將玻璃的事一五一十的跟張嫣說了:“大伯母,其實該叫玻璃廠才對。我父皇答應給我利潤的一成,可這我姥爺投了錢,我父皇給批了地。侄兒只是大口一張一文錢都沒投,這也說不過去。大伯母您有錢么,借我一些。”
懿安皇后張嫣聽說了,國丈周奎在京城大肆變賣家產。開始,張嫣還頗有些奇怪,這個京城第一摳的國丈,這葫蘆里埋得什么藥。再聽朱興明一說,她立刻恍然大悟起來。
“嗯,原來如此。只是大伯母這里也沒有什么錢,這樣吧,我這里還有些首飾,你拿出宮外變賣了,想來還能換個幾千兩。就當是大伯母資助與你,免得被你父皇和姥爺笑話。”
朱興明大喜:“還是大伯母對我好,將來賺了錢,侄兒和大伯母對半分。”
張嫣搖頭苦笑,她根本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不過難得這孩子開口,自己便將一些首飾著人拿了出來送給了朱興明:“這些你拿著,聽說宮里的物件都很值錢。這些都是先帝給我的,我一個人要來也沒什么用,你便拿去吧。”
大明崇禎一朝,后宮開支真的很寒酸。難道說大明沒有錢么,不,有錢,而且很多。
只是,這些錢都是藏民與富。這里的民,自然是與平頭老百姓無關。有錢的,是那些大地主階層,是那些以大地主利益為幕后的東林黨們。這些大財閥,他們才掌握著大明朝的經濟命脈。
至于你朝廷沒錢,你國庫空虛那是你的事,和我們無關。我們東林黨人,只管自己撈錢。
東林黨惡么,這話其實也要分開說。東林黨并不都是壞人,只是,沒有了節制的東林黨,一家獨大之后,不免自私自利起來。
江南富庶,崇禎之前閹黨橫行的時候,江南財閥集團都牢牢地掌握在魏忠賢手里。當時東林黨被閹黨打壓,國家的財政還勉為其難的運轉正常。
閹黨倒臺之后,東林黨沒了壓制。登時就變了樣,他們掌控著大地主利益。崇禎想撈錢,只能從百姓身上搜刮,這些財團他也無能為力。
而百姓們窮的叮當響,日子本就過的舉步維艱。現在朝廷還要從他們身上搜刮,官逼民反,于是各地流寇起義如星火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