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圓圓啊,那可是歷史上出名的美人兒。朱興明只聞其名,哪里見過本人了。雖然自己年紀幼小,可他還是非常的好奇。他倒要看看,這個名震京城的陳圓圓,到底長得什么樣子。
“誰?!”
朱興明著實被震驚到了,陳圓圓...
秦淮八艷之一,后來的吳三桂沖冠一怒為紅顏,說的就是她吧。一個女人,左右了歷史的走向,這是誰都沒有想到的。
只不過,這事其實是存疑的。這些文人,總喜歡把亡國之罪歸咎于女人身上。比如說馬嵬坡下的楊玉環,再到這個苦命的陳圓圓。
陳圓圓一生坎坷,出身于貨郎之家,母親早亡,育于姨夫家,從姨父的姓“陳”。居蘇州桃花塢。隸籍梨園,為吳中名優,戲曲家尤西堂少時“猶及見之”。
陳圓圓色藝雙絕,名動江左。她自幼冰雪聰明,艷驚鄉里。時逢江南年谷不登,重利輕義的姨夫將圓圓賣給蘇州梨園,善演弋陽腔戲劇。
初登歌臺,圓圓扮演《西廂記》中的紅娘,人麗如花,似云出岫,鶯聲嚦嚦,六馬仰秣,臺下看客皆凝神屏氣,入迷著魔。陳圓圓“容辭閑雅,額秀頤豐”,有名士大家風度,每一登場演出,明艷出眾,獨冠當時,“觀者為之魂斷”。
觀者為之魂斷,僅僅六個字,就把陳圓圓的傾城之色還有她的藝伎傳神躍然紙上。
而眼前這個落魄書生,居然為了陳圓圓,而放棄了京城科舉。可見此女當真妖媚無鑄,連一個書生都為之傾倒。
“敢問兄臺,高姓大名?”朱興明拱手問道。
那落魄書生回禮:“在下尤侗,敢問閣下是...”
“這位是我家朱公子。”旁邊孟樊超發現這書生似乎并沒有什么惡意,也就放松了警惕,給介紹起來。
這個叫尤侗的書生,跟朱興明見過了禮。朱興明略微點頭,突然他大吃一驚:“你、你就是尤侗,尤西堂?”
這書生一愣:“這個,在下確實叫尤侗,西堂乃是何人。”
朱興明一拍腦門,忘了忘了。此時的尤侗字展成,一字同人,早年自號三中子,又號悔庵,到了晚年才改晚號艮齋、西堂老人、鶴棲老人、梅花道人等。
這個家伙,就是明末著名的戲曲家,他確實是見過陳圓圓的,沒想到這尤侗一見之下竟自割舍不忘。看來這陳圓圓確實有些魔力,朱興明皺了皺眉頭:“只是,我說尤兄弟,你沉迷于女色而不事功名,兒女情長英雄氣短,這可就是你的不對了。男兒漢大丈夫立于天地間,當頂天立地,文可定國、武可安邦,這才當為男兒也!”
被朱興明一頓搶白,尤侗面色通紅,羞愧無地,他對著朱興明深深一揖:“小兄弟言之有理,然我今日已醒,卻悔之晚矣。”
朱興明擺擺手:“浪子回頭猶未晚矣,只要你能不為女色所困,是為奮發圖強,下次定會高中。”
一席話聽得尤侗連連點頭,大概是這醉仙樓的掌柜也覺得這書生似有些文采,于是對尤侗說道:“這位兄臺,來我們小店吃霸王餐可行不得。不過,小店也有個規矩,若是兄臺能在我這文墻上留下你的墨跡。書法也好,詩詞也罷。只要能名動京城,小店一律免單。”
尤侗看著身后的一面白墻,上面寫滿了文人名流的詩詞歌賦。或狂傲、或委婉、或大氣、或磅礴,或憂憤、或落魄,有些詩詞,和自己的的意境差不多,都是一些憤世嫉俗的詞作比較多。
當下,尤侗沉吟片刻,取過掌柜的給的墨筆,在文墻上揮毫潑墨的寫下了一首詩詞,詩曰:
吾兄征遼東,戰死邊塞城。
今我赴京師,情失功與名。
方今天下饑,路糧無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