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牛皮就吹得大了,且不說李巖怕比諸葛亮差得遠。這個張堅,一個寂寂無名的書生,他那里能有這么大能耐。
誰知,張堅看完城下流寇剜城戰術之后,只是淡淡的袍袖一拂:“破賊又有何難,用厚的柏木板制成懸樓,跨度為三個至五個垛口,突出到城墻之外,使其里面能夠容納十個人。懸樓能夠抵擋炮火,里面的士兵可以直接向下拋打火罐或者炮石,打擊城墻腳下掏挖的賊寇。如此,此計可破。”
眾人面面相覷,巡按高名衡一愣:“就這么簡單?”
這些書院的書生平日都高傲的很,堂堂一個八府巡按的問話他竟然不屑回答。不過,此時也犯不著跟這個傲氣的書生置氣了。推官黃澍卻覺得此計可行,于是跟著道:“高大人,我可此計甚妙。事不宜遲,咱們趕緊制造。”
開封城內所有的木匠幾乎全部征集了過來,按照書生張堅的辦法,工匠們連夜趕制成功五十座懸樓,布置在城墻之上。
本來城墻每隔一段的距離上,由城墻向外突出一個矩形的敵臺“馬面”,這種設計是為了從側面打擊攻城之敵,從而消除防守的死角。
而開封城竟然沒有這種馬面,想當初修建城墻的設計之人著實該死。好在,眾人按照張堅的方法,做出一個個懸樓。
明軍的反擊,開始了。
周王朱恭枵也明白“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道理,一次性拿出五十二萬兩銀子用于犒賞守城將士,鼓勵開封城百姓“民間有能出斬賊一級者賞銀五十兩,能射殺一賊者賞三十兩,射傷一賊或磚石擊傷者賞十兩”。
一時間,開封城守城官兵和百姓個個踴躍參戰,他們持弩操刀,爭先恐后。
有的百姓拿出家里儲存的火藥,裝進瓦罐,上面留有引信。抱著上了城墻上的懸樓,由他人點燃引信,將整個瓦罐扔進了墻角下正在掏挖的流寇中。還有的,用自制的弓弩甚至于磚石,在懸樓上不斷的往下投擲。
終于,開封城墻下掏挖城墻的流寇被打的鬼哭狼嚎抱頭鼠竄,還有人往城下扔下一些稻草甚至棉花之類的東西,然后倒上家里儲存的烈酒,然后將火把扔下。登時,城下一片火海。明代蒸餾酒釀造技術已經成熟,蒸餾酒消費也已普及。蒸餾酒被稱為“燒酒”或者“火酒”。高度的烈酒遇火,登時猛烈燃燒起來。
而闖賊李自成一看不妙,這架勢開封城怕是攻不下來了。不止是因為明軍的懸樓破敵戰術,而是整個開封城已經全民皆兵了。
重要的是,孫傳庭的援兵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到。自己本就攻城不利,一旦被明軍援兵咬上,后果更是不堪設想。
打不過就逃,本就是李自成的拿手好戲。于是,他帶著自己的部下開始撤退。剩下的,那些烏合之眾一看闖王都遁了,本就是一群烏合之眾的他們,登時做了鳥獸散。
流寇就是這個德行,仗著人多勢眾而已。打不過,就做鳥獸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