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讓人汗顏,朱興明說的沒錯。幾十年了,從天啟皇帝朱由校起,流寇作亂就開始無休止。朝廷用盡了辦法,清剿、招安、減輕賦稅、安置流民,什么法子沒用過。每年有多少賦稅填進去,國庫都填空了。
結果呢,為什么流寇反而越來越多。是什么原因,到底該怎么辦才能徹底斷絕流寇呢。沒有人有什么好辦法,屢次勝利在望,眼看著流寇被消滅殆盡。可是用不了多久,他們又會死灰復燃而且變本加厲。
這到底是怎么了,崇禎皇帝怒氣稍消了一些:“你的意思是,孫傳庭在陜西燒殺搶掠,就沒有流寇做作亂了么。”
朱興明搖搖頭:“不知道,兒臣不知道。”
崇禎皇帝轉而又大怒:“你!”
你不知道,還讓孫傳庭干出這些喪心病狂的事來,你個逆子,你瘋了么。
誰知朱興明接著還是搖搖頭:“兒臣真的不知道,但有一點兒臣清楚。流寇之所以剿不勝剿殺不勝殺,是因為導致流寇的原因沒找到。就好像一個人病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雖然可以暫時緩解。可父皇您想過,他們為什么會生病么。”
崇禎一怔,一時竟不知如何回答。
朱興明替他回答了:“若是咱們找到其病因呢,他是因為受了風寒頭痛,因為踩了釘子腳痛。咱們給他穿上棉衣穿上鞋子,他還會生病么?”
猶如在無邊的黑暗中出現了一盞燭光,又猶如烈日炎炎的荒漠中出現了綠洲。這本是個極其淺顯的道理,可是朝中上上下下這么多人精,竟然沒有一個人看得清楚。
或者說,即便是有人看得清楚。可因為各種利益交錯或者其他別的原因,沒有人敢說出來。
如今朱興明說了,他跟崇禎皇帝什么都說了。還是冒著被廢黜的風險,把整個陜西攪的天翻地覆,把整各北京城攪的地覆天翻。
明軍屢戰屢敗、流寇剿不勝剿,剿到最后崇禎皇帝很憤怒,這一切到底是為什么。他想不明白,自己夠勤政了,閹黨也被清除了,自己也學著歷史上的明君虛心納諫,聽取忠言了。可到最后,為什么會是這樣的一種結果。
崇禎不知道的是,就是他的這份虛心納諫,給了那些東林黨人為所欲為的機會。虛心納諫沒錯,可你得學會明辨是非。
崇禎自幼生活在北京城,哪里知道多少的民間疾苦。深入民間,體會民間百姓疾苦,才能做好一個皇帝。
崇禎皇帝終于被說動了,現在他不憤怒了,取而代之的是迷茫,無盡的迷茫:“皇兒,那你說說,你讓孫傳庭在陜西干的事,就算是找到病因了么?”
朱興明依舊搖搖頭:“兒臣不知道,可總得試試。父皇您不知道,咱們朱家子孫百萬,天下百姓早已不堪重負。這么多皇親,養得起么。
還有,那些所謂的天下士子,自以有些功名便免除賦稅徭役,憑什么把他們的特權強加到無辜百姓頭上。多少為富不仁的地主豪紳,他們搶占土地使得百姓流離失所。父皇還不知道吧,別的不說,單單是咱們北京城,就有人名下良田萬傾、這些土地哪兒來的,父皇想過么。這可都是搶了百姓手里的土地,百姓手里沒了土地,焉能不反么。”
朱興明說的這些,崇禎皇帝倒是不知道。外面的世界,亂成這個樣子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