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不能眼睜睜的看著明國變大變強。這是他們大清的墳墓,一旦被明國覺醒,隨時都能滅掉自己。這不行,必須打仗。
黃臺吉傾巢而出,竟然組織了二十萬大軍,直撲義州城。
看來,黃臺吉這次是勢在必得。爭取一口氣拿下義州,將清軍的大旗,插在義州城墻上,一雪前恥!
二十萬大軍,就連遠在錦州的洪承疇,都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黃臺吉瘋了,這是要把建奴的主力全部搭進去。
滿清人口稀少,二十萬大軍對于黃臺吉來說,可以說是傾巢而出了。一旦戰敗,這二十萬大軍被擊潰的話,滿清之后就不足為患。
可是,洪承疇也非常明白,以遼東守兵的勢力,根本滅不掉黃臺吉的這么多大軍。此時的遼東,明軍守兵也在二十萬左右。從人數來說,可以說和黃臺吉旗鼓相當。
問題是,明軍與清兵開戰,向來都是十比一甚至于一百比一的戰術。明軍都是數倍于敵人的人數優勢作戰,結果卻是屢戰屢敗。二十萬清兵圍攻義州城,怎么辦。
洪承疇急的團團轉,此時駐守義州城的,正是猛將祖大壽。
祖大壽其實也算是個人物,雖然歷史上此人和洪承疇一樣投降了滿清。但至少目前來看,此人是效忠于大明的。
如何對付遠道而來的黃臺吉,洪承疇一時之間并沒有什么好的辦法,只好下令,讓祖大壽固守待援,嚴守城門,以防止清兵攻城。
同時,洪承疇火速調集遼東各鎮總兵,火速馳援。爭取在黃臺吉圍城之時,援兵能夠及時抵達。
緊接著,洪承疇一面火速上書北京城。告知崇禎皇帝遼東建奴動向。
紫禁城暖閣,崇禎皇帝收到遼東戰報,登時心急如焚:“太子的部隊到了什么地方了?”
乾清宮內,下首站著的是兵部侍郎何廣昔。他抱著笏板,戰戰兢兢的回道:“回萬歲爺,太子殿下的部隊,已經離京,再有半個多月,大概就能抵達山海關了。”
崇禎皇帝千難萬難,如今遼東局勢危急。正是缺人的時候,朱興明帶著虎賁軍和東宮衛的隊伍,按理說是助洪承疇一臂之力。
可是,一個堂堂的皇太子領兵,萬一被建奴給盯上...后果不堪設想。
一旦被黃臺吉獲悉,大明皇太子朱興明在遼東,以黃臺吉的個性,帶著他的建奴騎兵以迅雷之勢圍上來,那就糟糕至極。
雖說是虎賁營都是千挑萬選出來的精銳,從三大營過五關斬六將選出來的精英。可沒打過仗的精英,和戰場上舔血的清兵打起來,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再者說了,朱興明的隊伍僅有五千兵馬。虎賁營的三千精銳,剩下的兩千東宮衛,戰斗力則是很差的。
“快!傳朕旨意,著令太子即刻回京。”權衡利弊之下,崇禎皇帝終究還是擔心兒子的安全。
兵部侍郎何廣昔一驚:“萬歲,那虎賁營和東宮衛...”
“把東宮衛調回來,虎賁營交給于副將率領,繼續馳援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