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臺吉好生厲害,洪承疇終究還是略遜一籌。此人極善兵法,從不拘泥于形勢。
尤其是戰場臨敵應變能力,黃臺吉是個天才。
其實,已經來不及了,洪承疇二十三萬明軍很可能會全軍盡沒。
朱興明他們尚未抵達山海關,而洪承疇的大軍已經調撥到了義州外圍防線。此時的錦州城,已經是防備空虛狀態了。
減少損失最大的辦法,就是急行軍。虎賁營和東宮衛搶占山海關,以山海關為最后防線,擋住來勢洶洶的清兵。
可朱興明還在猶豫,整個遼東的關寧錦防線,難不成就這樣白白送給敵人了么。哪個是二十多萬明軍將士的性命啊,自己算是個什么穿越者,最終歷史再次重演。
“傳本宮命令,急行軍,火速馳援錦州!”朱興明做出了一個愚蠢的決定。
“不行!”還好,李巖阻止:“殿下,萬萬不可。錦州已成敵人囊中之物,此時馳援錦州,只會把咱們填進去。”
旁邊宋獻策也跟著說道:“是啊殿下,咱們離著錦州太遠。等趕過去怕也早已失陷,為今之計是占據山海關要塞,阻止敵人打進關內。同時,火速調撥三大營,選十萬精兵奔赴山海關。守住了山海關,則守住了咱們最后一道防線。”
朱興明還在猶豫,他何嘗不知這個道理。可大明苦心經營數十年的關寧錦防線,怎么能眼睜睜的看著盡喪敵手。還有,洪承疇的二十三萬明軍,最終能沖出來的又有幾個。
宋獻策看朱興明如此猶豫不決,不由得大急:“殿下,當斷不斷必受其亂。殿下,下令三軍進駐山海關吧,殿下!”
誰知朱興明搖搖頭:“本宮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大明子弟兵就這樣喪于敵手,傳本宮軍令。李巖、宋獻策,本宮命你們帶東宮衛駐守山海關。虎賁營,隨我繼續北上,馳援錦州。”
“殿下!”李巖和宋獻策異口同聲勸阻。
朱興明心意已決:“二十三萬明軍不能就這么完了,城池可以丟,關寧錦防線可以不要。可是我大明的將士,本宮一個都不能丟,虎賁營聽令!”
三千虎賁營,熱血男兒奔錦州。
展云鵬和令狐云龍像是標槍一般站出:“末將在!”
“隨我馳援錦州,撕開一道口子,救出咱們的兄弟。”
“末將得令。”
李巖和宋獻策面面相覷,他們知道勸不住。即便是虎賁營此時抵達錦州,錦州也早已淪陷。那時候的黃臺吉,就會以錦州為跳板,帶著八旗兵圍住義州城的洪承疇,來個甕中捉鱉。
三千虎賁營,能做的只能硬碰硬。殺出一條血路,讓洪承疇的殘部逃出。否則,被黃臺吉和圍的遼東明軍,很可能就會全軍盡沒。
可是,這三千虎賁營都是朱興明的心血。用他們來和二十萬清兵硬拼,朱興明心疼的滴血。這些人都是千里挑一萬里挑一的良將,每一個人都是獨當一面以一敵十的精英。讓他們去戰場上硬碰硬的硬拼,太不劃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