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太上皇的崇禎皇帝,雖說是和妻子伉儷情深。但是,有時候家長里短總是在所難免。
家和萬事興,這是與身份無關的。哪怕是帝王之家,一個和睦的家庭,甚至于可以上升到國運上去。
朱興明政務繁忙,還得操心老爹的家務事。說白了,崇禎皇帝就是閑的。
安逸生事端,那就給他找點事做。比如說,培養一個愛好。
“父皇,您素來喜歡吃魚。何不試試親手垂釣,自己垂釣的魚,吃起來才有味道。”
釣魚這個想法,崇禎皇帝由來已久了。只不過沒有實施,聽聞朱興明的提醒,于是點了點頭:“改日,朕會試試。”
中年男人對異性失去興趣的標志,開始折騰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這些東西通常都不需要什么技術門檻,但是卻又很花錢。
崇禎皇帝就開始折騰了,皇家不缺錢,缺的是興趣愛好。
比如說天啟皇帝朱由校,一心就想做個木匠。朝政都不管了,直接扔給了魏忠賢。
崇禎如今也做起了甩手掌柜,他開始研究各種魚竿漁具,樂此不疲。
為了排解無聊,朱興明派人送來了一幅麻將,還有幾幅撲克。
這一下,后宮則炸了鍋了。
一開始,那些嬪妃們還相當謹慎。與周太后打牌打麻將,她們都小心翼翼不敢僭越。比若說,能贏的故意輸。
這讓周太后甚是無聊,于是找朱興明想辦法。似乎,什么事都得需要朱興明出馬,才能解決一般。
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著實讓朱興明頭大。于是,朱興明給整個后宮下了一道圣旨,那就是賭場之上無父子。意思就是,哪怕你是母儀天下的太后,在賭場上大家都平等。
這一下后宮熱鬧了,紛紛加入了牌九麻將大軍。甚至于,包括懿安皇后張嫣。
中國麻將是起源于中國的一種休閑游戲,原屬皇家和王公貴胄的游戲,其歷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在長期的歷史演變過程中,麻將逐步從宮廷流傳到民間,到清朝中葉基本定型。
相傳明朝名為萬餅條的人在“葉子格戲”的基礎上創造麻將,以自己名字“萬、餅、條”作為三種基礎花色。另一方面,
有人說麻將本是江蘇太倉“護糧牌”。
麻將還好說,牌九也早已流傳千年。唯獨與撲克牌,朱興明說是大明船隊從西洋帶回來的方法。三人斗地主、四人麻將、五人保皇六人夠級等等。這一下后宮嬪妃都有事可做,也不至于煩悶無聊。
至于崇禎皇帝,則沉迷于垂釣而不可自拔。甚至于,隆冬臘月,朱興明特意用玻璃給做了一個溫室大棚,來個室內垂釣。
后宮總算是消停了,前朝事務繁多。好在,一切也都在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當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過快,這是好事嗎?
當然是好事,這不過。過于快速的經濟崛起,也有著一定的弊端。
過快增長社會財富分配容易出現兩極分化,容易形成泡沫經濟,使得通貨膨脹壓力劇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