懿安皇后是有這個底氣的,崇禎皇帝一家子的富貴,都是她給的。
懿安皇后張嫣總算是有些滿意了,她點了點頭:“太上皇和皇太后且先行退下,興明留下,本宮有話跟你說。”
太上皇,地位何其尊崇。即便是禪位給了皇帝,太上皇依舊是位高權重。哪怕是,他不再過問朝政。
他們是父子,又不是奪位或者逼迫禪位的。而是,崇禎名正言順理所當然的讓位,就是想讓兒子挑起這副重擔。
誰知這懿安皇后張嫣的一番話,不管是太上皇崇禎,還是周太后,他們都得乖乖的聽命。這就是,懿安皇后的能力。
果然,崇禎和周太后慌忙起身施禮。然后,二人走出了寢殿。只是,崇禎走到朱興明身邊的時候,意味深長的看了兒子一眼。
待得眾人都離開了,懿安皇后張嫣這才說道:“興明啊興明,你這個傻孩子。你做了皇帝,怎地如此糊涂!你想動你姥爺,卻又鬧得如此興師動眾天下知聞,你可想過這么做的后果么。”
此時的朱興明早已懊悔不已:“皇太伯母教訓的是,孩兒一時心急,竟未想到這些。”
懿安皇后張嫣嘆了口氣:“你若真想動你姥爺,就該不動聲色。如今事已至此,你只能將你姥爺發配充軍。這些,只是做給世人看的。畢竟,那是你親姥爺。”
朱興明點點頭:“孩兒明白,假以時日,孩兒會想辦法迎姥爺回京的,以免母后掛念。”
懿安皇后“嗯”了一聲:“你這個皇帝做的還是不錯的,比你爹爹要強。你能知錯能改,我更是欣慰。去吧,去做你想做的大事去吧。宮里的事有我給你頂著,只要你做的正確。”
朱興明會心的一笑,懿安皇后張嫣對他是如此的信任。其實,從朱興明十二歲那年讓張嫣刮目相看的時候,懿安皇后張嫣就認為將來朱興明這孩子一定會有大出息。
這大明天下能不能逆襲翻盤,只有靠朱興明了。實際上朱興明做的確實不錯,如今藏富于民,民間百姓不再饑餓,不再為了糧食發愁。
海外貿易如火如荼,國庫稅收不斷增加。朱興明改元年號,將來史書上一定會留下盛世的筆墨。
只是這國家發展的過快,許多事不免欲速則不達。這需要長期的改革措施,比如說教育、科技之類的發展,都得離不開朱興明的大力推行。
朱興明與這個時代畢竟是有代溝的,許多的政令在臣子們這里看來是在莫名其妙。朱興明以皇權之力勉力維持,這才使得自己的新政得以順利實施。
國丈周奎這案子朱興明確實是辦錯了,如今不嚴懲周奎不足以謝天下。天下人都在看著你呢,你這個皇帝素來六親不認嫉惡如仇,朱興明在朝堂也不止一次的說過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若是不嚴懲周奎,自不免會讓天下臣子們心寒。可是嚴懲周奎,那可是自己的親姥爺。
周奎雖說是吝嗇成性,實際上對朱興明還算不錯。朱興明做太子之事,周奎也是一向愛惜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