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樣,必須優先的保證民生。
百姓們,可經不起折騰了。
而這些上奏疏的官員,其實也是一樣的想法。治安,才是重中之重。
“傳朕旨意,”朱興明回蕩在寂靜的大殿中:“京城之內,三里必設一粥棚,粥需厚稠,立筷不倒,若有官員膽敢克扣賑糧,斬立決!”
圣旨一出,滿朝震動。
順天府尹跪在乾清宮,額頭滲汗。皇帝的命令極為嚴苛,可順天府人手有限,如何能在短短三日內完成全城粥棚的布置。
這不是,逼死自己么。
皇帝高高在上,隨便一句話,就能決定他人生死。
卻不知,地方官員有多難以完成這些任務。
就比如,皇帝在地圖上一劃,這個距離,限你三日抵達。否則,提頭來見。
站在皇帝的角度,這似乎沒有毛病。
從地圖上看,這段距離三日內必然能到。
但是對于指揮的將軍,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為什么呢,地圖上標注的都是直線。看似,皇帝說的沒毛病。
實際上呢,有座高山擋著這么辦,有條河怎么過,繞道的話三日內無論如何都地達不到。
可是到不了就是腦袋搬家,這不是逼死人么。
所以說,上面拍腦袋的稀里糊涂決定,
順天府尹硬著頭皮道:“陛下,京城街巷錯綜復雜,三里一棚,至少需設兩百處,倉促之間,恐怕難以完成、”
"“那是你的事,”朱興明冷冷打斷:“完不成任務,你這個順天府尹就別做了。”
順天府尹擦了擦汗:“臣領旨。”
順天府接了一個燙手的山芋,出了宮門,府尹周德安立刻召集下屬,將任務層層下派。各坊里正、保甲長紛紛領命,可心里卻各自打著算盤。
“三里一棚,”西城某坊的里正王德貴捏著公文,嗤笑一聲:“頭動動嘴,下頭跑斷腿,真當糧食是大風刮來的?”
他的親信湊過來低聲道:“老爺,咱們坊內已有兩處官設粥棚,若再添一處,豈不是白白浪費糧食?不如......”
王德貴瞇起眼:“不如怎樣。”
“不如少報一處,省下的糧食,咱們自己...”
王德貴沉吟片刻,露出一絲貪婪的笑容:“好,就這么辦。”
筷子立不住的粥棚
三日后,錦衣衛奉旨巡查粥棚。一個百戶,帶著幾名錦衣衛,隨機抽查了幾處,粥皆濃稠,筷子直立不倒,百姓排隊領粥,秩序井然。
“看來順天府辦事還算得力。”百戶微微點頭。
然而,當他走到西城某處偏僻街巷時,卻發現這里竟無粥棚。另外兩處粥棚,卻排起了長長的隊伍,一眼望不到邊。
“老人家,”百戶眼睛一亮,蹲下身,沉聲問道:“這里的粥棚呢?”
一個老人顫巍巍地搖頭,一雙渾濁的眼睛看著他:“官爺,我們這兒,從來沒見過粥棚啊。”
陸炳心中大喜,這可是立功的大好機會啊。他面上面不改色,轉頭吩咐手下立刻派人調查。很快,錦衣衛便查到了王德貴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