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說笑間,窗外突然傳來拍打翅膀的聲音聲。
孟樊超瞬間起身,手已按在劍柄上。片刻后,一只信鴿落在窗臺,腿上系著細小的竹筒。
孟樊超取下竹筒,驗看火漆后,方才呈給朱興明。
朱興明漫不經心地打開紙條,隨即臉色大變,手指微微顫抖。
“爺,出了何事?”孟樊超警覺地問。
朱興明將紙條拍在桌上,聲音低沉:“鹽城鐵路試運行,火車脫軌,三死兩傷。”
室內一片寂靜,只有油燈噼啪作響。
他猛地起身,在房中踱步:“鹽城段鐵路是張定親自督辦的,用的是最新技術,怎會脫軌?”
孟樊超拿起紙條細看:“信上說,是試運行期間出事。工部已派人前往調查。”
朱興明突然停下腳步,眼中閃過銳利的光:“不對。鹽城段原計劃下月才試運行,為何提前了?”
他轉向孟樊超:“準備一下,我們即刻前往鹽城。”
“爺三思!”孟樊超跪地勸諫:“此事蹊蹺,恐有危險。不如讓錦衣衛先去查探。”
來福和旺財也跪下來:“爺萬金之軀,不可涉險啊!”
朱興明看著窗外漆黑的夜空:“七十多藩屬國都看著大明鐵路,若此事處理不當,損的不僅是大明顏面,更是千秋基業。我必須親自去看個明白。”
說的冠冕堂皇,實際上朱興明純屬好奇。
這可害苦了孟樊超他們,皇帝的好奇心,讓他這個做暗衛的苦不堪言,因為皇帝的安全首要。
次日黎明,一行四人悄然離開棗莊,快馬加鞭趕往鹽城。
三日后,風塵仆仆的他們抵達鹽城郊外的出事地點。
事故現場已被官兵封鎖,但仍可看見扭曲的鐵軌和側翻的車廂。工部官員正在測量記錄,幾個農人打扮的在一旁接受問話。
朱興明示意孟樊超前去打探,自己則與來福旺財扮作過路商人,在附近茶攤坐下。
“老板,來壺茶。”朱興明招呼道,狀似隨意地問:“那邊是怎么了?這么大陣仗。”
茶攤老板是個干瘦老者,一邊沏茶一邊壓低聲音:“客官外地來的吧?出大事了!前幾日那鐵輪車翻了,死了三個人哩。”
“哦,怎會翻了?”朱興明問。
老者四下張望,聲音更低了:“這個咱就不知道了,這玩意兒壓下來,人早就城肉餅了。”
這時,孟樊超回來了,向朱興明使了個眼色。朱興明會意,放下茶錢,起身離開。
回到下榻的客棧,孟樊超關上房門,低聲道:“爺,問清楚了。死者是司機、司爐和一名工部官員。傷者是兩個隨車檢查的工匠。”
“工部官員,”朱興明皺眉:“試運行為何有工部官員在場?”
“據說那位李主事是臨時決定隨車的,原本不在名單上。更奇怪的是,鹽城段確實提前了試運行,但地方官員都說這是工部的命令。”
朱興明登時感覺到了,此事大有蹊蹺。
這絕不是簡單的一起意外事故那么簡單,因為火車鐵軌的鋪設都是把控極嚴的。
畢竟,以目前的生產力,一輛蒸汽火車價格昂貴至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