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為了表功,誅殺‘逆賊’孟樊超和蘇長生。
作為皇帝的朱興明是不方便表態的,雖然他讓吳三桂將犯人押赴京城受審。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吳三桂也完全有理由拒絕。
為了和走私軍火撇清關系,吳三桂親自斬殺逆賊以對朝廷表示忠心。
朱興明只能下旨褒獎,說他吳三桂重用有加。
遼東三十萬大軍,總督田文浩即將退休致仕。
整個遼東駐軍,有十幾個總兵。他吳三桂想做這個遼東總督,就得需要自己的政績。
然后,他才能從十幾個總兵中脫穎而出。
現在的吳三桂立了大功,破獲了走私軍火的反賊。于情于理,他都是遼東總督的最佳人選。
但田文浩終究還是沒有退休,依舊在任上,依舊有著封疆大吏的權力。
走私軍火不僅僅是你一個山海關的事,而是關乎于整個遼東的三十萬將士。
所以,田文浩一紙軍令,吳三桂就不得不交人。
只要孟樊超到了田文浩手里,他的性命就算是保住了。
這一刻的駱炳,只感覺熱血沸騰熱淚盈眶。原來,陛下并沒有拋棄我們。
一切都是自己太過悲觀了,不管什么時候,皇帝都是想著自己的。
想到這里,駱炳只感覺再次的渾身熱血。就算是為皇帝死一百次,也是心甘情愿了。
山海關校場上那驚天動地的“刀下留人”,如同一聲炸雷,不僅打斷了吳三桂的屠刀,更在駱炳幾乎冰封的內心炸開了一道裂縫。
吳三桂的臉色鐵青,額角青筋暴跳。他千算萬算,算盡了皇帝可能做出的各種反應,甚至準備好了如何應對皇帝可能派來的欽差。
卻萬萬沒有料到,半路會殺出個程咬金,而且是他的頂頭上司,遼東總督田文浩!
這破天的功勞,自己將來用于競爭總督位置的功勞,就這么大打折扣了。
但他不能發作。田文浩是遼東最高軍政長官,手握總督大印,有權節制轄區內所有兵馬,復核重大案件是其分內職責。
接下來的幾天,山海關內的氣氛登時微妙起來。
田文浩顯然早有準備。他的命令一道接一道地傳來,程序上做得滴水不漏。
先是正式行文給吳三桂,強調案件重大,涉及邊關軍械安全,必須由總督府親自復審,要求吳三桂派得力干將押解人犯前往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