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會是,總兵大人怎么會用咱們的餉銀?”
“我明白了。是吳三桂。是他克扣了咱們的餉銀。現在被皇帝查出來了,逼著他吐出來。還假惺惺地說是賞賜。”
“狗官。喝兵血的狗官。”
憤怒的火焰,瞬間被這“遼東餉銀”四個字徹底點燃。壓抑已久的怨氣如同火山般爆發了。
不知是誰先喊了一聲:“找吳三桂要說法去。”
“對。找他算賬。”
“憑什么克扣我們的血汗錢。”
成千上萬的士兵,如同決堤的洪水般,憤怒地沖向總兵府。他們擠開阻攔的衛兵,沖擊著總兵府的大門。
校場之上,頓時一片混亂,局勢眼看就要失控。
駱炳冷眼旁觀,悄然退后幾步,對身邊的錦衣衛低聲道:“保護好自己,靜觀其變。”
總兵府內,吳三桂聽到外面震天的怒吼和沖擊聲,臉色瞬間慘白如紙。他看著面前那幾箱仿佛帶著詛咒的銀子,又看看外面洶涌的人潮,最后目光落在了一旁面無表情的駱炳身上。
他全明白了。
從一開始那道荒謬的圣旨,到現在的“賞銀”,全都是皇帝精心設計的連環套。目的就是要讓他身敗名裂,失去軍心。
好狠毒的皇帝。好精妙的算計。
“駱炳。是你。是皇帝。你們算計我。”吳三桂雙目赤紅,指著駱炳,氣得渾身發抖,幾乎要吐血。
駱炳卻只是淡淡一笑,語氣平靜卻帶著刺骨的寒意:“吳總兵,此話怎講?陛下念你辛苦,賞賜銀兩安撫軍心,將士們感激涕零,正在外面向您表達謝意呢。您…不去看看嗎?”
就在這時,“轟”的一聲,總兵府的大門終于被憤怒的士兵們撞開了。潮水般的士兵涌入府內,看到吳三桂,更是群情激憤。
“吳三桂。還我血汗錢。”
“狗官。克扣軍餉。不得好死。”
“給我們一個說法。”
士兵們揮舞著拳頭,怒吼著,一步步逼近。吳三桂的親兵試圖阻攔,卻被更大的人潮沖開。
吳三桂被圍在中間,面對無數雙憤怒的眼睛,他第一次感到了真正的恐懼和絕望。他完了。他的名聲,他的威望,他在山海關的根基,就在這一天,被皇帝用八千兩印著“遼東餉銀”的銀子,徹底摧毀了。
雖然吳三桂是他們的上司,但這種事在大明壓根不好使。
大明朝廷,從老祖宗那時候開始,壓根誰都不服。
正統十四年八月二十三庚午日,北直隸京師午門內。群臣當著尚未登基的皇帝朱祁鈺的面,錘死王振同黨錦衣衛都指揮使馬順等三人,此血案為明朝歷史上唯一的一起朝堂斗毆事件。因兵部侍郎于謙的急中生智,使得參與此事的官員均沒有受到懲罰。
看都沒有,當著皇帝的面,就敢把人給錘死。
要知道,這三個人可都是權勢滔天的,被群臣給當著皇帝的面活活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