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一個地方知府,并不是什么難事。
此時的朱興明,早已不再是之前殺伐果斷的他了。
亂世可以這么做,太平盛世還想這樣,會出大問題的。
律法,不容褻瀆。哪怕,你是皇帝。
要給后人,做一個表率嘛。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皇帝就得有個做皇帝的樣子。
地方官員精似鬼,沒有一個傻子。
他們趁著夜色,悄然離開了這座美麗的、卻又隱藏著無數罪惡的城市。
回京的路上,孟樊超的心情與來時截然不同。來時是義憤和迷茫,歸時是沉重與堅定。他手中握著的,不僅是一樁冤案的證據,更是一把可能掀起朝堂巨浪的利劍。
他回想起皇帝朱興明那冷靜乃至冷酷的告誡,此刻才真正明白其深意。
若不是步步為營,縝密調查,而是憑一時血氣之勇,恐怕不僅無法替蘇家伸冤,自己也會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皇帝考驗的,不僅是他的忠心,更是他辦事的能力和智慧。
經過長途跋涉,孟樊超一行人終于安全抵達京城。他沒有片刻停歇,立刻秘密入宮求見。
御書房內,朱興明看著孟樊超呈上的賬冊、密信、仵作侄子的證詞以及刑部對蘇秀才尸骨的復核報告,臉色平靜,但眼中卻閃爍著令人心悸的寒光。
他久久沒有說話,手指輕輕敲擊著龍案。空氣中彌漫著一種山雨欲來的壓抑。
“好啊…真是朕的好臣子。一個知府,一個小小的戶部侍郎,就敢如此無法無天,視國法如無物,視人命如草芥!官官相護,沆瀣一氣,簡直丟盡了朝廷的臉面!”
他看向孟樊超,目光中第一次露出了毫不掩飾的贊賞:“此事你辦得很好。心思縝密,行事果決,證據確鑿,未打草驚蛇。你沒有辜負朕的期望。”
“此乃臣分內之事!”孟樊超躬身道。
朱興明站起身,決然道:“此事,絕不能善罷甘休!既然查到了,就要一查到底!無論是杭州知府,還是戶部侍郎,有一個算一個,朕都要讓他們知道,這大明的天,到底是誰的天!”
他轉身,下達了一連串命令:
“駱炳!”
“臣在!”駱炳應聲而出。
“你親自帶一隊緹騎,即刻出發,前往杭州!持朕密旨,將知府王大宇、犯官趙蟠及其一干核心黨羽,立刻鎖拿進京!若有反抗,格殺勿論!查封其所有家產!”
“臣遵旨!”
“派人盯緊戶部右侍郎高文謙府邸,沒有朕的命令,不許他離京,也不許任何人接觸他!給朕仔細地查,他與王大宇還有哪些勾連!”
“臣明白!”
“孟樊超。”
“臣在。”
“你此番辛苦,功勞甚大。先回去好生休息,隨時待命。待案犯押解到京,三司會審之時,還需你出面作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