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是在審問太后與宮外的聯絡方式,想查出這么多年,她與吳澤父子四人究竟是怎么聯系的。
最終,從壽康宮的太監總管吳公公口中,查到了線索。
因為這吳公公也姓吳,正是王映霞的夫家吳澤身邊的管家老仆。
吳公公經不住嚴刑拷打,當即就把事情吐了個一干二凈:
“奴才本名吳剛,是江南吳家的老管家,當年跟著少爺和小少爺們一起進京的。”
“奴才也沒想到,少夫人竟然搖身一變成了太后,但少爺和少夫人之間需要有一個自己人來傳遞消息,他們便讓奴才凈身進宮,調到少夫人身邊當差……”
宮里的宮女太監,各個年齡階段都有,并不都是很小的時候被送進來的,也有成年了、或者年紀大了,在宮外活不下去了,自己賣身進來的。
吳公公進宮的時候年紀不小,但也沒有遭到懷疑。
王映霞利用太后的身份,將他調到壽康宮伺候,又尋了幾個機會提拔他,一步步將他提拔成了壽康宮的太監總管。
從那之后,王映霞和宮外的消息往來,一直都是吳公公在負責。
吳公公吐露了自己跟宮外聯系的方式,確定他什么都交代、沒有任何遺漏之后,便被滅了口。
至于壽康宮的其他宮女太監,同樣經過審問,各有各的錯,那些犯錯嚴重的直接處死,犯錯不嚴重的被貶到浣衣局或者去刷恭桶。
只有完全無辜之人,才會無罪釋放。
鬧了這一通之后,永安帝對外宣稱,下毒之人是清寧長公主之前留在宮里的細作,為了給清寧長公主抱不平,所以暗中對太后下毒。
如今下毒的細作已經處死,壽康宮諸多宮女太監監管不力、伺候不周,以罪論處。
這個理由,大家都相信了。
畢竟清寧長公主從前的確在宮里安插了很多細作,盡管后來被拔除了一些,但誰知道會不會有幾個漏網之魚呢?
沒人能想到這毒是永安帝親自找人下的,畢竟沒有人能想到,當今太后是個冒牌貨。
也是難為了清寧長公主,死了還要背一口黑鍋。
壽康宮原本那些宮女太監各自被處置之后,永安帝大手一揮,又撥了一批人伺候太后,但新來的這一批人,基本上都是永安帝的心腹。
從這一刻起,整個壽康宮就成了永安帝為王映霞準備的牢籠。
王映霞只能拖著中毒的身體,躺在床上,等待著死亡的降臨,她無法求助,因為四周都是永安帝的耳目眼線,她也無法自救,因為她根本就出不去壽康宮。
與此同時,永安帝開始根據吳公公提供的線索,調查吳澤。
吳澤當年帶著兩兒一女來到京城,在王映霞的安排下,拿到了京城的戶籍,并且在辦戶籍的時候,就改了名字。
他現在的名字叫:周川。
連帶著他的兩兒一女,也都改姓了周。
吳澤的母親姓周,于是他改吳為周,而川也有水澤湯湯之意,以川代澤,因此吳澤改名為周川。
在王映霞的庇護下,改名周川的吳澤在京城開了一家客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