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憶舒在一旁,聽到了四皇子擔憂的感慨,不由得輕笑一聲,勸道:
“四皇子殿下,大可不必這么憂心,咱們當今陛下是明君,他不會在意這些事情的。”
“更何況,陛下若是真的擔憂殿下你名聲過盛,就不會派你來滄州賑災了。”
如今這情況,明顯是永安帝在替四皇子鋪路。
事實上,宮里雖然剩下的皇子不多,但賑災也并非一定要皇子,四皇子管了濟州的旱災和官場,陛下大可換六皇子或者其他官員來滄州治理水災,可是他沒有。
他將這些事情全部交給四皇子,一來是對四皇子很信任,二來也是不怕皇子在民間聲望太高。
畢竟,永安帝總要有個繼承人的,而目前看來,四皇子的確是最合適的。
四皇子或許也覺得自己想這些是杞人憂天,他悻悻地笑了笑,拱手道謝:
“公主說的是,我現在最應該操心的,是滄州境內的災后重建,而不是被這些虛名所累。”
說完這話,四皇子便又重新燃起斗志,整個人投入到忙碌的災后重建工作中去了。
他要做的事情有很多:
統計受災地區的基本情況,包括死亡或者失蹤人口、土地房屋等損毀情況。
規劃重建新的居住區,將受災地區的百姓遷居于此,辦理新的戶籍。
統計百姓們的財產損失,按照比例進行一定的補償,力求最大限度地讓百姓們災后能擁有活下去的能力。
調查堤壩被沖垮的原因,若是前一批賑災人員偷工減料,還得調查貪污情況,上報朝廷,并請求朝廷派擅長治水的工部人員前來輔佐,重新修筑堤壩。
還有,死亡的百姓要盡可能快地安葬,因為雨停之后太陽出來,如今正值盛夏,氣溫的升高會讓尸體加速腐爛,引起疫病傳播。
……
這一樁樁,一件件,每一樣都是很復雜的事情,需要耗費無數精力。
滄州的官員非常配合。
就沖這滄州官員們,在洪水來臨時,能堅守府衙崗位,不做逃兵,就能看出他們的操守了。
如今有四皇子帶領,他們干的更加賣力。
滄州歷史上也發過幾次洪水,所有相關的卷宗都還保存著,四皇子和官員們把這些卷宗翻出來,潛心研究,因地制宜地制定了很多符合滄州當地特征的策略,將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有序高效地推進下去。
至于沈憶舒,也沒閑著,她去沈氏名下的醫館當出診大夫了。
之前洪水肆掠的時候,滄州主城的百姓們還好,都關著門躲在家里不出來,主城里的建筑質量好,大部分是用磚石砌成的房子,所以沒有被水沖垮。
城里的百姓們除了斷糧,餓了幾天之外,倒是也沒吃過什么太大的苦。
但是郊區的百姓們就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