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如此,你上前帶路,我們去你的村子看一看。”沈憶舒說著。
聽到沈憶舒答應,百歲大喜,當即轉身在前面引路,一邊走還一邊說道:
“各位請跟我來,從密林到我們村子的路很隱蔽,若沒有村里人帶領,一般人還真找不到。”
“多謝姑娘愿意去村里治病,對了,我還不知道姑娘貴姓呢?”
“我姓沈。”沈憶舒說著,正要跟上百歲,但想起身后不遠處的蕭可兒,便停下腳步,沖著后面招了招手。
之前分成兩撥人行動,是怕沼澤附近有陷阱埋伏,做個后手準備,但現在已經確定沒有危險,蕭可兒自然也可以出來與她會合了。
百歲驟然看到多出來的人,臉上也沒有什么異樣的表情,只是感慨道:
“幾位姑娘能穿過這片密林,真是勇氣可嘉!”
反正,比他們村子的人都要勇敢,畢竟村里除了少數幾個人,連這密林邊緣都不敢來呢。
眾人跟在百歲的身后,慢慢穿過已經有些稀疏的林子,逐漸來到密林的邊緣,站在邊緣往外看去,便是密密麻麻的草叢和亂石,完全看不清下山的路在哪里。
百歲在前面左拐右拐,一會兒撥開草叢,一會兒繞過亂石,一會兒向上爬,一會兒向下走。
其他人跟在身后,蕭可兒不禁感慨道:
“這要是沒有人帶路,我們可找不到隱藏這么好的小路,這也太刁鉆了。”
如果沒有遇到百歲,那么沈憶舒他們最大的可能,就是直接從草叢和亂石中,自己開辟出一條路,這可要費時多了。
眾人走了約莫一個時辰,才到了百歲說的村落。
村子沒有名字,也不像是個好好規劃的地方,房子東一家西一家,雖然不整齊,但錯落開來,也別有一番風景。
村口有兩個小孩在玩石子,畢竟久居深山,沒什么別的玩具,只能就地取材,什么石頭、木頭之類的,就能讓孩子們玩很久。
也有幾個村民坐在門口做手工,有縫補衣服的,也有編織竹簍的,之所以要坐門口,是因為屋外亮堂,不像屋子里那么昏暗,做手工活兒不用點蠟燭。
村民們看到百歲回來,身上臟兮兮的,起初是關心,隨后再問起沈憶舒他們:
“百歲啊,這些人是哪里來的?你咋帶外人來我們村子呢?”
“阿嬤,這位是沈姑娘,她是一個醫者,會治病救人的,我帶她來給我婆娘看看,我婆娘身上難受好些天了。”
那位阿嬤聽聞沈憶舒是醫者,當即臉上也露出笑容:
“沈姑娘是吧?不知道請你出手看病需要多少錢?我們村子里大多都自給自足,沒多少銀錢,但我們可以用別的東西換,行不行?”
一聽這話,沈憶舒就知道村民們都是明事理的。
沒有因為百歲擅自帶來外人而不高興,也沒有胡攪蠻纏讓她免費幫忙治病,反而有商有量,態度和氣。
面對這樣的人,沈憶舒自然也愿意給個好態度,她笑道:
“阿嬤,我就是聽百歲說,村子里沒有大夫,所以專門來給村里人看病的,您若是方便,可以幫忙通知一下其他人,讓身體不舒服的人都集中到一起,等我去給百歲的妻子看過,就來一一為你們看。”
阿嬤頓時更加高興了,連連點頭:
“好好好,我這就去叫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