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即便如此,南疆皇帝也沒有撤掉對沈憶舒的監視,府中的丫鬟小廝一切如常,暗處的暗衛也沒有撤走,依舊在盯梢。
這一切沈憶舒都不在意,她的精力主要放在研究蠱毒、鉆研養蠱之術上。
就在南疆緊鑼密鼓準備這些的時候,鎮北王蕭承鈺那里,也有了進展。
當時,蕭承鈺從沈憶舒手中得到了密林群山的部分地圖,同時按照沈憶舒的要求,將村民們都接回大安國,隨后便派了很多個小隊,沿著各個路探索。
經過這么長時間,他們還真的在群山中,找到了一條通往南疆的路。
除了沈憶舒在南疆皇帝面前供出來的、經過村子的那一條之外,還有另一條隱藏在群山中的、非常不好走的路。
這條路比沈憶舒之前穿過密林的那條路更崎嶇險峻,也更加危險,但是南境軍小隊把它走通了。
從宛城出發,穿過密林,再沿著這條新探索出來的小路走,最終可以抵達南疆邊城的西部,也是南疆屯兵的地方。
也就是說,南境軍斥候小隊,距離南疆的大部隊,近在咫尺。
站在山脈特定的位置,甚至能將南疆部分軍隊的布局,盡收眼底,雖說無法看到全貌,但對于這些斥候而言,他們的敏銳性足以讓他們將看不見的那部分推測出來了。
從這一刻起,這些斥候便扎根在這座山上,暗中窺伺著南疆軍隊的一舉一動,并且做好了記錄。
南疆軍隊并不知道,暗處有雙眼睛,已經看透了一切。
南疆的皇帝也只派人守住了村子那條路,那條路是通往南疆邊城城區的,距離軍隊駐扎處頗有一番距離。
事實上,正常人在知道群山密林有一條路能從大安國的宛城抵達南疆邊城的時候,肯定會懷疑這群山密林的路不止一條。
可南疆皇帝偏偏不是個正常人,他很自大自負。
他覺得,沈憶舒能從群山密林中找出一條路,已經很不容易了,不可能還有別的路,畢竟若是真有別的路,那大安國的軍隊早就打過來了,也不會被這十萬大山阻攔,無法跨越。
這險峻的山勢,就是南疆皇帝的自信之處。
而這種自信,也讓大安國鉆了空子。
每五天,山上的斥候小隊就會派一個人回到軍中,向蕭承鈺稟報南疆軍隊的動向,同時蕭承鈺也會派新的斥候去接替之前的人。
蕭承鈺甚至安排了四個小隊輪換,一定要確保有人時時刻刻守在山上,不錯過任何情況;確保有人接力傳遞信息,讓信息及時送到他手里;確保每個隊伍有休息的時間,每時每刻都是精神飽滿的。
隨著斥候們傳回來的消息越來越多,蕭承鈺心里對南疆的了解也越來越深,他一點點補全關于南疆的概況,心里對這場戰爭的把握也就更大了。
這一日,斥候小隊派人傳來了消息:
“啟稟王爺,南疆打算三日后發動一場小戰爭,打仗不是目的,他們的目的是在戰場上對我們下蠱,那蠱蟲中有毒,據說是南疆皇帝派心腹吳公公專門送到邊城的。”
“這個消息是我們的人深夜潛伏進南疆軍營,暗中偷聽知道的消息,據說南疆皇帝的蠱毒計劃成功率不高,成功的也就這么幾只,這次打算全用上,一定要給咱們造成損失。”
斥候小隊說的,正是沈憶舒在邊城遇到吳公公的時候,他送來的那批蠱毒,那是單揚這么久以來,為數不多成功的幾只蠱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