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懷瑜從慕戰辰說要開始試著進行治療開始,就一直在加強格斗訓練。
這是當初和慕戰辰簽下心理醫生合作的時候,慕戰辰定下的規矩。
當時慕戰辰說:“我查過你,你在體能方面不錯,一直有學散打,我聘請你只有一個要求,繼續訓練自己。我會給介紹更好的散打教練,我要求你一直保持著最巔峰的身體素質。因為我要確保你不會在受聘期間,出現人身意外。”
所謂人身意外,在后來的治療過程中陳懷瑜才知道是什么意思。
不會出現人身意外意思就是:別被我殺死。
他的這位病人,不能算是反社會性人格,但有很嚴重的心理障礙。
創傷后應激障礙,俗稱:ptsd。
大部分人在受到創傷后,會出現情景再臨,就是再重復當時的事件。或者回避麻木,即選擇性失憶,回避和事件相關的一切。高度緊張。嚴重者會出現自殺、自殘,無法自控這類的病情。
但他的這位病人,有極高的智商,極強的自制力,在他發生事件后,脫敏、催眠、行為認知都不管用,他開始自行解決。
迅速找到應對辦法,既然逃避不是辦法,就進行攻擊!
他開始和殘留的創傷后遺癥做斗爭,然后靠著強大的自控力和麻痹情感的方式,用自律到自殘的方式,抑制住了恐懼心理以及心理偏失。
慕戰辰遇見了什么事件,他并不知道。但作為心理醫生,從平日里慕戰辰所擔憂的事情中,他多少有所窺探。
有那么一個人,曾經讓他站在了犯罪的邊緣,逼迫或者誘導他進行犯罪,也就是殺人。
這種事,在國際案例上不是沒有過,很多犯罪者,或者失手殺人的人,會逼迫目擊者,或是被他抓到的人,成為共犯。
有的做了,然后開始道德淪喪,成為犯罪者復刻的另外一個殺人魔。
而有的無法忍受良心和道德的苛責,最終走向自我滅亡的道路。
慕戰辰有沒有按照犯罪者的想法做他不知道,他知道的是,慕戰辰一直抗拒著心理失衡的這件事。
即使人命如草芥在他心里已經根深蒂固了,他也依然控制住了真的把人捏死的想法。
雖然這么說有些幼稚可笑,但陳懷瑜打心里覺得,慕戰辰應該是個打心底想要好好生活的人。
因為他有個想要正常的與之共度一生的人。
陳懷瑜喝著咖啡,想著這些事,然后門響了,陳懷瑜知道慕戰辰來了,他微笑著回身,接著臉色大變。
只見慕戰辰吊著一只手臂,披著西裝出現在了門前。
“慕先生!您這是怎么了?”陳懷瑜吃驚不已。
是什么人這么厲害,連慕戰辰都能傷到!陳懷瑜簡直不敢相信!
畢竟自己曾經也和這個人切磋過,他自己也是在各種散打賽事上拿過名次的,然而面對慕戰辰卻是完全沒有還手之力的!
難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慕戰辰淡定非凡,甚至于有些神清氣爽的說:“沒事,一點小傷而已。”
陳懷瑜忍不住心里的好奇,問:“誰能把您傷成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