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怯懦一些,年紀也更小。
幾名男知青和女知青的情況差不多,年紀稍長的名叫汪淼淼,戴一副眼鏡,長得斯斯文文,說話也很客氣。
陳遠對汪淼淼印象不錯。
李紅霞這一路上嘰嘰喳喳,即使她不是四九城本城人,但她也帶著一副驕傲。
馮玉娜和張曉麗自然看不慣李紅霞這副模樣,兩人都屏著氣,也不知道在高傲什么。
陳遠反倒對李紅霞的印象更好一些。
李紅霞年歲不太大,若是放在后世,也就是剛剛初中畢業。
不過她性格張揚,再加上能說會道,陳遠倒是很放心李紅霞在村里面的日子。
李紅霞嘰嘰喳喳,和陳遠詢問村里的情況。
陳遠是知無不言,這些知青們還算娃娃呢,陳遠沒覺得他們有什么問題,盡力的想要幫助他們。
“陳村長我們去你們村,住在哪兒啊?住在老鄉家嗎?”
李紅霞在出發之前,父母就叮囑過,去了村里日子不會太好過。
大部分知青只能住在老鄉家。
若是村長和大隊長有人性,會給他們調調位置。
說不定,還會批一塊地,建成知青點,讓他們這些知青集體居住。
如果是村長和大隊長不想管閑事兒,那知青們可要受不少苦頭了。
陳遠看了一眼李紅霞,又看其他幾人,大家都很期待陳遠的回答。
衣食住行,哪樣不重要?
“陳家村找了一處大院子,修整了一下,里面的屋子目前是陳家村村民集體修葺出來的知青點,你們到了那兒打掃一下,就能入住,每個屋子都能住下三名知青,大家自由組合。”
聽到陳遠這么說,十名知青的臉上浮現喜悅之色,個個都松了一口氣。
看來他們運氣不錯,分到了陳家村。
有個好村長,至少愿意帶動村民給他們建知青點,有了知青點,總比住在老鄉家,寄人籬下的好。
說話間,已經到了陳家村村口,從上午走到下午,天都快黑了。
陳遠讓陳家村幾個村民代表站在村門口,迎接。
見知青們來了,代表們很熱情,幫著知青們提行李。
知青們一下子感覺好像到了家一樣。
陳遠帶著他們到了知青點之后,雖說這院子比較破舊,但是修整了一下還算干凈和整潔。
院墻也沒有破損,大門也完好,陳遠特意讓人在知青院子的大門上,栓了一把鎖。
“這把鎖,帶了三把鑰匙,剩下的你們各自去配,要不就是一個屋拿一個,也夠你們用的。”
平常村里面人也不鎖大院的門,只要鎖住自己屋里的小門就行了。
陳遠帶著他們安置,大院修整得很平整。
若是知青們有心,可以在院子里種點菜,要是有實力的,還可以養點雞,養點鴨。
往后就不用發愁雞蛋和蔬菜的食用問題。
本來陳遠還打算打一口井,可是因為打井師傅沒找到合適的,這事兒就這么擱置了。
往后要能配備,他也會安排人配備齊全。
知青點的環境超乎知青們的預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