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面大部分都是家里條件并不好的,要么就是家里面唯一的勞動力身患殘疾,要么就是孤寡老人。
陳遠和徐國強商量,既然家家戶戶的情況這么差。
村委可以出一部分錢,用于災房的修建。
除去房屋受災外,陳家村大部分田都被水淹了,這在春種之后并不是一個好現象。
第二天,陳遠幾乎沒有機會休息,只是在床上瞇了倆小時,就又趕著去地里看農作物的生長情況。
好在春種之前晚上,陳遠已經帶著一部分村內骨干,提前在田四周挖渠排水。
當初很多人不理解,但是就因為這個小小的舉動,在這場大雨期間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田里的水排得差不多了。
現在要把已經長出來的秧苗重新扶起來。
這個過程需要全村人的努力。
甭管昨晚上大家救災搶險到了幾點,第二天說是田里的秧苗倒了一部分,全村人幾乎都出現在了田地旁邊。
不管之前有矛盾的周家人,還是偷懶的懶漢們。
他們都知道田里的糧,就是他們陳家村所有人的希望。
不能出任何閃失。
陳遠都沒有去叫人,人都召集齊了。
就連之前那幾個知青也都到了。
知青們穿著打扮都比村里人準備的齊全,穿著雨披和雨鞋,有的還帶著皮手套。
看那樣兒,真像是下鄉的專家組。
陳遠也沒在意這些細節,現在挽救秧苗才最重要。
好在之前,陳遠就已經安排過村里人在每塊農田挖溝放渠,為的就是預防水災。
陳家村受災情況,已經是周邊幾個村里最輕的了。
整整一天的救災,在陳家村緊張開展。
一直到天黑,趙青健才從隔壁村到達陳家村。
這一路下鄉,趙青健看到了各個村受災情況,他愁眉苦臉,各村受災情況都異常嚴重。
別說是田里的農作物都已經倒下。
有的甚至被水淹沖跑了。
就連村民家家戶戶被沖垮的房子都不在少數。
趙青健走進陳家村時,看到陳家村已經開始重新休整被水泡水淹的土房。
而且陳遠正帶頭從村委的后院搬木頭。
這些木頭本來是陳遠整理出來,準備給學校修建操場,搭建文體室的。
但現在也只能先拿出來應急。
這些都是好木頭,陳遠光是收集,就用了將近一年的功夫。
如今村民們都對陳遠萬分感激。
趙青健聽聞,這些木頭是陳遠做主,不收一分錢免費提供給村民。
他也有些驚訝。
“陳遠這么些木頭?”
陳遠擦了一把汗,點點頭。
“木頭不少,也幸好我之前囤了些,要不然可真是要抓瞎了,就這受災的村民這兩天還得在同村村民里面暫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