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對!你說的沒錯,聯盟很龐大,我至今也沒有對它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哈奇覺得劉春林這個人類實在很聰明,如果不是受限于人類的整體文明水平,無法進入宇宙,那么絕對是聯盟中的知名人物,影響極大。
這個時候,談判隊伍中的一員,來到了劉春林的跟前,“首長,客人要的東西已經發貨,預計一個小時之后就可以送到這里。”
“基地的科學家很滿意。”
很滿意,那就代表著此次交易的東西沒有問題了。
“哈奇先生,東西已經由我們最快的戰斗機往這里送了,預計一個小時就可以送到。”隨時通知交易物的動向,爭取外星人的好奇,已經成為劉春林的本能反應了。
即使這樣做并不會馬上來什么好處,但萬一以后再次打交道,豈不是很能占優勢?
“唔!你們的效率果然高啊!正好我也有一個好消息,星光號已經加工出你們要的東西了。”
“這么快?”
“嗯,都是些淘汰不用多少年的技術了,如果不是我與各個文明打交道的多,我都不會保存這種技術的。就拿你們要的聚變反應堆實物來講,如果我在飛船上的話,制造起來更加的快。”
“差不多也要一個小時吧,星光號上的無人偵察機就可以帶著東西來了,正好我可以帶著東西離開。”哈奇說的是真的,他是沒有想到華夏交易的一些技術與物品,科技水平是那么的低。
如果不是飛船上有相應的技術儲備,加上飛船也有相應的維修設備可以充當下制造設備,哈奇還真的無法把華夏要的東西準備好。
就拿聚變反應堆來說,如果不是星光號的資料庫里有相應的記載,哈奇真得無法拿出聚變反應堆來。星光號是一艘戰斗飛船,并不是科考飛船,不會在艦載主機里面保存不相干的科技資料的。
加上哈奇也不是一個科學家,他知道聚變反應堆的原理已經算是不錯了。
修車的并一定能造車,就是這個理。
“呵呵,我們是有自知之明的,我們的科學家告訴我們,太過先進的科技只會阻礙科技的進步,所以我們需要是極需突破的科技。”
“比地球的科技先進五十年已經足夠我們發展了!”
要不是哈奇知道華夏手中的一具外星人的尸體還有他的裝甲,就信了劉春林這句話了。要是真得這么認為,你倒是把肯蒙的尸體和他的裝備交給了啊!
還不是因為自有的科技水平研究肯蒙和他的裝備遇到了問題?所以想著提升下自身的科技水平,然后繼續研究?哈奇看的明明白白的,但這些事情說透了就沒意思了,大家還怎么默契的玩交易呢。
看看華夏要求的交易的那些技術,無一不是華夏追趕世界先進水平多年依舊無法趕上的技術!比如材料科技,比如芯片科技。
哈奇自己很是高興華夏政府的交易內容,這意味著他幾乎沒有風險,華夏政府要求的技術全部是努力下就可以突破的技術,完美的打了聯盟制定的一個擦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