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羽林衛離去的背影,陳韶問道:“二房和三房的管事,也都帶回來了吧?”
李天流倚著長廊上的漆柱,懶散地回答道:“別說管事,連廚房里的伙夫都帶回來了。”
陳韶看他一眼,安排道:“抽個空幫著審一審,看看二房、三房對青玉知道多少。”
李天流懶洋洋道:“知道了。”
陳韶繼續:“那個大管事回頭也好好審一審,最好能審出來朱家是與撣國的哪個將軍在做生意,還有朱家攀上的那個大人物是誰。”
撣國因為地形的原因,大大小小掌著兵權的將軍有二三十個。
李天流看兩眼蟬衣手中拿著的青玉佛像,又看向她,頗是意味不明地問道:“你懷疑朱家和撣國有勾結?”
陳韶好意提醒:“有青玉的可不止朱家。”
李天流臉上掛著吊兒郎當的笑,雙眼卻厲如劍鋒:“你想說什么?”
陳韶戲謔:“你不是都已經想到了嗎?”
只有撣國才產青玉。
而撣國的玉礦,尤其是青玉礦都握在世家大族手中。
這是他早前派出去的人,潛入撣國查到的消息。
換句話來說:洪源郡的士族豪紳想要買青玉,只能在撣國握有青玉礦的世家大族手中購買。
撣國只是一個彈丸小國,因國土內都是崇山峻嶺,無論是往外擴張,還是向內攻打都困難重重,因而一向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與大棠的往來貿易,早前也只局限于官方商隊。這些年大棠戰亂不斷,顧不上商貿,因而早就斷了與撣國的貿易。
大棠對‘走私’的管理一向嚴苛,尤其是戰亂這些年,為避免奸細或是刺客隨商隊入境,抓到有‘走私’的商販,幾乎一律死刑。
洪源郡的士族豪紳向撣國世家大族這么大批量地購買青玉,已經是死罪。冒著這么大的風險買來的青玉,卻沒有利用它來賺錢,只是為討一個大人物的歡心?這樣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除非那個大人物給他們的利益遠遠高于青玉!
什么樣的利益能高過青玉?
結合文家、任家、朱家和顧家都有青玉的事實,真相如何,再清楚不過了。
李天流斂起臉上的笑,定定地看著她道:“所以你來洪源郡根本不是查案!”
陳韶似笑非笑道:“我不是來查案,我來做什么?”
李天流冷哼一聲,大步走了。
陳韶看著他惱怒的背影,揚一揚眉后,示意蟬衣:“趕緊去哄一哄。”
蟬衣脫口說道:“我才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