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打聽一下試試吧。”陳韶點頭。
從先前的商討及救二小子他娘的事,結合以往她接觸過的人來看,陳韶多少能夠推測出一些濟世堂生意不好的原因,劉承禧說話太直,也絲毫不給人臉面,加之心懷憐憫,又不忍多收病人醫藥費用。如是他自己開的藥鋪倒罷,憑著這一份‘良心’,就如現在的惠民藥鋪一樣,生意可能也不會差,可偏偏他也是為人‘打工’,他每付出一份‘良心’,背后恐怕都少不了一份苛責,更甚至掏自己的腰包去彌補那一份‘良心’的差價。
這樣的仁者醫師,她在現代的時候,就見過不少。至于劉承禧是不是這樣的人,那就只有打聽過后才知道了。
又就著劉承禧說了幾句后,陳韶轉入留下七爺的原因:“從鎮上和村里來的那十四個大夫,基礎都還不錯,對小病小痛的病理及給藥,都算得上是了如指掌。藥鋪整合肯定會篩掉一批大夫,這十四人就暫且放在惠民藥鋪,等將來別的藥鋪有空缺后,再將他們安排過去。”
對那十四個鎮上和村里來的大夫,七爺都有一定的了解。將他們帶到陳韶跟前,原就是打算將他們留在惠民藥鋪。如今惠民藥鋪的店面擴大了不少,住院的病人相應的也多了不少,然而大夫還是那些大夫,伙計也還是那些伙計,每個人忙忙碌碌,說是腳不沾地也不為過。如果有他們的加入,就能很好地減輕大家的負擔。七爺如是想,陳韶也如是安排,自然是連連點頭答應下來。
“惠民藥鋪開張至今,大夫、伙計都還沒有怎么歇息過吧?”陳韶問。
七爺點頭:“早前來看病的百姓都是小病小痛,自打知道藥鋪可以住院,價錢也便宜后,近來看病的百姓多是沉疴痼疾或是長年勞累、饑餓積攢下來的病痛。有好些沉疴痼疾需要兩個,甚至三個大夫時時看護。如今藥鋪是大,大夫和伙計卻并不多,分到每個人身上的擔子都不輕,根本挪不開空閑來讓他們歇息。”
陳韶趁勢說道,“那就趁著這十四個大夫過來,人手充足,設法安排他們輪番歇一歇吧。惠民重要,但自個的身子更重要。”
七爺應下。
時值晌午,便留了七爺吃午飯。
下午。
陳韶在整理藥鋪資料,蟬衣、全書玉留下來幫忙。
資料并不多,陳韶所謂的整理,也不過再過一遍各藥鋪掌柜的回答。看全書玉一直守著,便道:“你有事就去忙,這點資料我和蟬衣來整理就夠了。”
“王當家不僅人勤快,做事也很有條理,有他看著,錢庫和糧庫的清查不會亂。”全書玉也在看藥鋪的資料,主要是在看陳韶都問了什么,聽到她的話,順口答道,“我留下來不只是為幫忙,我也想學一學公子篩選藥鋪的方式方法,看能不能借用到篩選商鋪上。”
聽她這樣說,陳韶便沒什么好說的了。
將藥鋪的資料整理完,陳韶再次翻看一遍,在幾家印象比較好的藥鋪后面做好標識后,吩咐蟬衣道:“時間還早,讓傅九備馬車,我們去惠民藥鋪走一走。”
蟬衣出去安排時,陳韶將藥鋪的資料一并遞給全書玉,方便她看的同時,起身出門道:“如果是你來篩選藥鋪,你會從哪幾個方面入手?”
知道她是在點撥自己,全書玉先回想了一遍各個藥鋪的資料,又聯想了一下她篩選人的標準,方才答道:“如果是之前,我大概會從藥鋪的規模大小、經營狀況等方面入手,看過公子問那些掌柜的問題后,我大概會從藥鋪在外的名聲及藥鋪內所有人的為人處世,大夫的醫術好壞等方面入手。”
陳韶贊賞道:“學得倒是挺快。”
全書玉不好意思地說道:“先前一直以為公子是因為憐憫我,才留我在身邊。今日方才相信公子是真的看中我的本事。”
陳韶好笑:“我以為,在我用七爺、趙良柱和徐光的時候,你就已經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