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南京之后,明教暫緩了一年。
楊明統領明教,對內部做了新的調整。
明教內分為戰斗的軍方,以及治理地方的地方官員,挑選出善于戰斗,卻不善于出謀劃策的人出來組成新軍。
這樣的人比較多,像周顛,白眉鷹王他們這些擅長江湖廝殺的人,專門組成一支特種部隊,對地方上隱藏的匪患,清理活動,緝拿,發揮出他們的特長。
那些有著統軍天賦的人,則是根據這五年來的表現,過往的功績,被選拔出來,通過訓練深造之后,得到提拔重用,統領一軍。
比如明教新秀,常遇春,徐達這樣的新人,在這幾年,表現突出,地功無數,由小字輩的明教弟子,成為軍中的一方大員。
他們的成功,成為各方弟子效仿的的偶像。
一個個新兵,表現出自己積極的一面,向偶像學****改善了新軍的風氣,使的新軍多了些積極向上的能量。
同樣,明教也招收了大量了文職人員加入其中。
隨著明教的不斷的獲勝,獲得足夠的聲望,每年都有大量的人才來投奔。
當兵的農家子弟不說,那些有知識,有文化的讀書人也不少有人加入,正是這些人的加入,使的明教這個組織運轉過程之中,一直得意順利的進行下去。
如今戰斗進行一個段落,根據這幾年的表現,該提升的提升,該下調的下調。根據這些人的表現,重新劃分工作,擔任不同的要職。
調整好文武班子之后,武將繼續練兵。
地盤擴充,面對未來的用人問題,擴充隊伍,練兵勢在必行。
最初從光明頂那一班子教官團,把新的軍事理念,訓練方法帶到整個新軍,通過這幾年的驗證與總結經驗,得出了適合這個時代的練兵方法。
單論紀律與精神方面,這些新兵的奉獻精神,蓋絕過往朝代的那些士兵。
比起各地其他燒殺搶掠的義軍來,這些明教的義軍軍紀嚴明,不搶不掠,只懲罰那些勾結韃子的地方惡紳,土豪,頒布新的政策,盡顯王師氣象。
好的名聲打開,所到之處,人心所向,百姓夾道歡迎。
練的新兵,也是照著這個目標看齊,以老兵帶新兵。
至于文臣,自然要進行重新培訓,打壓理學。
自從元廷占據江山之后,扶持理學,打壓漢家精神。經過近百年的打壓,使的那些讀書人,一個個奴性深重,精神受到呆板的禁錮,沒有漢家氣節。
現在正逢亂世,正是掃清腐朽,重奠偉業的時機。
新的王朝,如同一張白紙,任人在上面作畫。
楊明自然在這個沒有人知制肘的時間里,在這個空白的畫卷上,書寫著自己的想法,畫出一幅盛世王朝。
楊明自然知道理學的危害,既然知道了危害,自然在理學最虛弱的一個階段,打壓理學,推廣未來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的心學,防止新王朝,步入正史大明的后塵,最后,以至于被那些腐朽的官紳綁架。
這些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才能看出效果。
幾個文臣中也有比較有名的,比如李善長,以及后世被吹成的神仙一般的劉伯溫,劉基。
這些人都是能人,雖然現在都很年輕,能力已經凸顯出來了。
元廷。
大朝會。
元帝,文武百官齊聚朝堂,共商對方明教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