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繼光讓麻葉想辦法除掉徐海,徐海卻突然派人送來了一封信。
信中說,他經過慎重考慮,決定接受朝廷招安。他家世代都是明朝人,如果不是被生活所迫,也不會變成海盜。更不會和島國人勾結,被人稱作倭寇頭子。
既然戚將軍您愿意拉我一把,愿意代表朝廷招安我,我自然是求之不得。為了讓您好向朝廷交代,我決定先立幾個大功勞。
至于是什么功勞,徐海在信上沒有明說。戚繼光心想,他能立什么功勞?大不了就是獻上幾個倭寇頭子,要么就是釋放一批被抓走的沿海百姓。
他總不會把汪直給逮住吧?他也得有那個本事!
為了搞清楚徐海的具體動向,戚繼光派人加緊了和麻葉的聯系,他讓麻葉盯緊徐海。那家伙有什么動作,隨時報告。
戚繼光給徐海回了一封信,讓他不要想那么多,想接受招安就盡早做準備。至于接受詔安的地點嘛,當然不能在臺州。戚繼光把地點定在了嘉興。你要是接受詔安,就提前約定日期,帶著你的人,到嘉興接受朝廷收編。
隨后,戚繼光把他打算招安徐海的事情,告訴了胡宗憲。胡宗憲一聽,十分高興。能夠把徐海給招安了,浙江沿海的倭患就平定一大半了。不過有件事情,胡宗憲卻覺得有些奇怪。
“繼光,我記得是徐海派人害死了你的幼子,令高堂也因此而亡。他和你有大仇呀。你愿意招安他?不報仇了?”胡宗憲看著戚繼光。
戚繼光聽此話心中一疼,勉強控制住情緒,“不瞞宗憲兄,我確實恨!恨不得扒他的皮,把他千刀萬剮!不過,若是能夠不動刀兵招安徐海,無數沿海百姓就能免遭禍殃。咱們的官兵,也能少許多傷亡。”
“一想到這些,我還有什么好恨的?我的孩子沒了,別人的孩子能活下來;家母不幸故去,別人家的老人卻能善終。我應該高興。家母和孩子的在天之靈,必然也會贊成我這么做。”
“繼光!你的胸襟足以感天動地!”胡宗憲也被感動了。
戚繼光這樣說,心里也是這么想的。只要徐海是真心歸順朝廷,他個人的仇恨不報也就不報了。母親和孩子都是被倭寇徐海所害。徐海招安之后,就不是倭寇了,還報個什么仇?
不過,對于徐海這種人,戚繼光并不能完全相信。這家伙為害東南沿海多年,奸詐兇殘,手下眾多、勢力極大。這種人能不能真心歸順朝廷,不到最后,誰也不能確定。
萬一要是他利用招安玩什么花樣,那就是大事。戚繼光不得不小心謹慎。
龍江造船廠,一次下水了兩艘大型戰船!每艘高三層,七十米長、二十米寬。每艘戰船可載官兵上百人。當做運兵船的話,一次可以搭載好幾百官兵。
武器方面,每艘戰船配有火炮二十四門,大型床弩十二架,可發射巨型火箭!
戚繼光站立船頭,手端著單筒望遠鏡,意氣風發。這樣的戰船,有二十艘,他就能夠縱橫大洋無敵手了。小小的倭奴,看我怎么把你們碾成齏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