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懂什么?這樣子跑到臺州,你們哪還有力氣和倭寇作戰?難道我帶你們過去,是送給倭寇砍殺的嗎?”
回頭看了看,已經和后續部隊拉開一段距離了。先頭部隊剛才是跑著趕路的,想必戚繼光是不會讓大部隊都跑起來,把這段距離再拉近的。
就這樣,吳惟忠率領先頭部隊六百人,繼續以急行軍的速度,趕往臺州。
先頭部隊的行動,戚繼光在后面看得一清二楚,只覺得又好氣又好笑。這吳惟忠,為了立功贖罪連老命都拼上了。幾十里路的急行軍,他還要跑上一段。已經快四十歲的人了,還和十幾歲的毛頭小子一樣沉不住氣。
戚繼光率領大部隊,在后面不緊不慢的跟著。幾十里路,急行軍半天的時間就趕到了地方。
來到臺州城外一看,連倭寇的影子都沒有。臺州城門緊閉,城頭上旌旗飄揚,大明官軍站滿了城墻。城外也有人,官兵們正在搬石頭、挖掩體、抬路障,做著大戰前的準備。
倭寇沒來,吳惟忠殺敵的希望落了空。跑到后面請示戚繼光,先頭部隊下一步該怎么辦?
怎么辦?讓官兵們休息呀。養精蓄銳,等著倭寇來了,好以逸待勞,殺敵立功!當兵的不休息,把自己搞的精疲力盡。倭寇殺過來的時候,你怎么率部迎戰?
吳惟忠老臉一紅,行了個軍禮剛要走,戚繼光又把他叫住了。
“等一下。惟忠將軍,你這樣辦。”戚繼光拉著吳惟忠仔細叮囑。
倭寇大部隊一路疾行,終于靠近了臺州。遠遠看見臺州城墻上的旗幟了,柳生宗嚴兩眼放出賊光,“浙王,這次進臺州你可不要再攔著我了。”
“我攔你什么了?”謝和不明白他說這話的意思。
“在寧海的燒鵝店,我要和那個彈琴的姑娘玩耍,你阻攔了我。浙王忘記了嗎?”
“那可不是我攔你。柳生大人,那彈琴姑娘是個清倌人,你和她玩耍有什么意思?等咱們進了臺州,我帶你去個好玩的地方。那里的姑娘不僅會彈琴、會唱歌,還很會伺候男人。”
“我們明朝管那種地方叫做秦樓楚館。是非常文雅、非常高級的好地方。不少歷史上有名的大文人,都在那里寫下過流傳千古的名作。”
“哦?有這種事?”柳生宗嚴疑惑地看著謝和,“你說出幾個名人,再說說他們做的什么詩?要不然,你就是在騙我。”
歷史上有名的詩人那么多,在秦樓楚館即興寫下的千古名作更是不計其數。可謝和只是個海盜,又不是秀才舉人,一時之間他哪能想得起來?
眼看著柳生宗嚴手扶到了刀把子上,隨時都有翻臉的趨勢,謝和急得汗都下來了。哎,眼睛一亮,他還真想起一個典故和一首長詩,那就是唐朝白居易的琵琶行。剛好,謝和還會背誦一些。
琵琶行是長詩,字數太多謝和背不全。但只是背出其中幾段,已經讓柳生宗嚴崇拜的五體投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