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謝謝,太感謝你了!”戚繼光拱手道謝。
老頭慌得趕緊還禮,“使不得。戚將軍您折煞老漢了。老漢不過做幾個小小面餅送上,不成敬意。當不得將軍的禮呀。”
“當得,當得!”戚繼光滿臉是笑,“老人家,你可能還不知道吧?我這些官兵已經連續作戰一天,因為沒有干糧,直到現在還餓著肚子呢。”
“有了您這個面餅呀,今后我讓伙房照著做,打仗之前讓將士們每人帶上一串。萬一戰事緊迫,沒時間生活做飯,拿起來就能吃。這可是起大作用了!”
“真的?”老頭又驚又喜,“想不到老漢我誤打誤撞,還能給將軍幫上這么個忙。嘿,您等著,我這就回去告訴左鄰右舍,讓他們家家戶戶都做這樣的面餅,給將軍的軍隊送過來!”
“哎,用不著,用不著。咱們的軍隊有伙夫,他們也能做。”繼光趕緊攔著老頭。他不想麻煩鄉親們,也不愿意給百姓們增加負擔。
“用得著,用得著!”老頭脾氣還挺倔,知道戚家軍用得著,立馬就回城通知鄉親們,照樣子制作這種能夠當做軍隊干糧的面餅了。
李超帶著人把肉買回來了,伙夫把肉切塊放鍋里燉上。很快,臨時的營地里就飄滿了燉肉的香氣。官兵們圍著肉鍋有說有笑,所有的疲勞都不翼而飛了。
第二天,昨天獻餅的老漢又來了,他還帶來了好幾百城中的百姓。百姓們抱著雞鴨,提著一袋一袋的面餅,來慰勞軍隊了。
“戚將軍!”老漢把用繩子穿好的面餅提起一串來,“您看這樣串起來可好?”一串十個,當兩頓飯沒問題。
“好,好哇!多謝老人家,多謝鄉親們!”戚繼光拱手道謝。百姓們紛紛抱拳還禮。
“戚將軍,我們大家伙商量著,給這個面餅起了個名字,就叫做繼光餅。您看好嗎?”
繼光餅?用我的名字給面餅起名?戚繼光倒并不是反感面餅和他同名,他只是覺得,用自己的名字來叫一種食物,好像有點兒太隆重了。
我國人民自古以來就對食物格外重視,但使用人物的名字命名的食物卻是少之又少。戚繼光所知道的,也只有東坡肉和宋嫂魚羹這兩道菜。但那是菜,價格不菲。
這個卻是面餅。價廉物美、制作簡便。一般百姓家庭都能做,都吃得起。這要是傳開了、叫開了,那還得了?我有那個資格嗎?
“使不得,老人家。戚繼光何德何能,敢為此餅做名?老人家還是另外再取別的名字吧。”戚繼光連連擺手。
“使得,怎么使不得?老漢我就覺得使得!這餅就叫繼光餅!當兵的吃了繼光餅,就有了你戚將軍的神勇,就能打勝仗!鄉親們,你們說對不對?”
“對!張老漢說的太對了!這餅就叫繼光餅!”百姓們紛紛響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