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將軍,求您救救長沙的百姓吧。這些倭寇來了還不到五天,就已經把長沙禍害的不成樣子了。他們要是再待下去,我們連活路都沒了。”
“長沙百姓受苦了。”戚繼光拍了拍掌柜的肩膀,“不過,你們的苦日子馬上就過去了。本將此次來,定要消滅倭寇,讓百姓們重新過上太平日子。”
安慰了掌柜,戚繼光就在這家飯館里面寫了兩封親筆信。一封給在新河軍營的徐文長,命他率領戚家軍主力火速趕來長沙,迎戰倭寇。
另一封信,送給在龍江造船廠的梁階和傅應嘉。命令二人,率領艦隊出發,迅速駛往長沙,準備和倭寇船隊打一場水戰。
戚家軍主力來到之后,倭寇不是對手,肯定會坐船逃走。戚繼光是走陸路來的,他帶過來的官兵不是騎馬就是坐車,要不就是用兩條腿走過來的。倭寇坐船走,根本沒法追。只有調艦隊來,在海上截擊倭寇,才能達到全殲的目標。
派人送信太慢,戚繼光用軍鴿把信送到新河和龍江船廠。兩封信送出去,飯館掌柜的端上來酒飯,請戚繼光和眾將品嘗。
戚繼光婉拒了。敵人隨時都會殺到,他哪有功夫在這里吃飯喝酒?再說,他和將領們在這里吃喝,當兵的在外面等著?不愛惜士卒、不能和官兵們同甘共苦,戚家軍哪來的超強戰斗力?
“多謝掌柜盛情。等我消滅倭寇,取勝歸來,再來你這里飲一杯慶功酒!”
戚繼光喝了一碗茶水告辭。臨離開之前,告訴掌柜的,勞煩你和附近的鄉親們一起,把外面大街上倭寇和海盜的尸體拉到野外掩埋了,免得污染環境。
掌柜的拍著胸脯保證,“戚將軍放心,這些交給我了!將軍只管打勝仗,這些善后的工作有我們來干!”
知道倭寇還會到鎮上來,戚繼光不想把戰場放到長沙鎮子上。打仗難免會傷及無辜,讓鎮子上的百姓受損失,就完全沒必要了。
戚繼光帶著隊伍出了長沙鎮,到了荒郊野外。打算找一處好地形,布置下埋伏,打倭寇一個伏擊。
打伏擊戰有一個前提,就是要掌握敵人的動向。使敵人往埋伏圈里來。你在這變把一切都準備好了,敵人不來,這不是瞎耽誤工夫嗎?
小四兒受傷沒跟著來,偵察兵可沒缺席。戚繼光不但在鎮子里安排了偵察兵,還派人去碼頭偵察倭寇的情況。
他得到的情報,都是從飯館掌柜那里聽來的。他必須得親自掌握真實的資料,偵察兵們做這個是專業的。
出了鎮子,伏擊陣地還沒選好,就有偵察兵跑過來報告,倭寇追過來了!海盜倭寇,來了有二三百人,離這里還有不足二里!
不足二里,那就是快到了。布置埋伏是來不及了,準備迎站吧!
火銃手,列隊,準備戰斗!弓弩手,護住左翼,輕騎兵在右翼。刀矛手,擺出突擊隊形。沒有狼銑和鏜耙,鴛鴦陣拉不起來。先用傳統陣法,和倭寇打一仗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