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部隊燒熱水水,給鄉親們喝。熬粥,讓百姓們填肚子。
這倒不是戚繼光小氣,不愿意給百姓們吃好的。主要是部隊帶的軍糧也不多。當兵的得吃飽飯,才能上陣殺敵。對于百姓,先讓有口飯吃,能活下去,其他的以后再講。
軍營外面,支上三口行軍鍋。白米粥熬上,鍋里再撒把鹽。米粥煮熟,軍營內外彌漫著一股米香。
昨天在城里見到的那老頭也來了,再次看見戚繼光,老頭激動地眼淚都掉下來了。“戚大帥!昨天是老朽我有眼不識泰山,不認的大帥。原來您就是鼎鼎大名的抗倭名將戚繼光!這些軍隊就是有名的戚家軍!”
“您的軍隊不但幫助我們把寧德城里的倭寇消滅了,還管百姓們吃飯。老朽今年七十二歲,還沒見過像戚家軍這樣的仁義之師!”
“老人家!不必客氣。我既然來到寧德了,咱們就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有我們一口吃的,就絕不會讓百姓們餓著。”
戚繼光這話,又贏得了百姓們的贊許。
小四兒來報告,寧德城東十里之外的海上,有一座島,名字叫做橫嶼,是倭寇在福建最大的幾個窩點之一。小四兒親眼看見,有倭寇趁著落潮跑回到島上去了。島上也有倭寇跑到岸上來。
大潮漲起來,橫嶼就變成了一座孤島。像這種漲潮就變成孤島的島嶼,一般周圍都是淺灘。戰船開過去就會擱淺。所以,小四兒才會提前飛鴿示警,讓戚繼光先去清除寧德城里的倭寇。
現在縣城里的倭寇已經清理干凈了,下一步自然要收拾盤踞在橫嶼的海盜和倭寇!
“大帥,喝粥的百姓鬧起來了!”有當兵的來報告。
戚繼光一驚,連忙問:“他們為什么鬧?”
“好像是有人說只喝粥吃不飽,要吃干飯。”
“帶路我去看!”
報信的士兵領著路,戚繼光、小四兒,帶著幾名護衛趕奔施粥現場。粥場就在軍營外,到營門口就能看見。
營外喧嘩聲一片。把守營門的官兵,弓上弦刀出鞘,進入了戒備狀態。軍營外,聚集著大批百姓,最少有上千人。吵吵嚷嚷,喧囂不止。
戚繼光一來,守營門的軍官連忙來報告。
“大帥,這些暴民嫌咱們給的粥吃不飽,把鍋都給掀了。還要沖擊軍營。”
戚繼光神情凝重地點點頭,站在營門前,往外看。
外面人太多,根本聽不清喊得是什么。兩口大鐵鍋倒在地下,白米粥撒了一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