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黛之跟葉書婕差點沒登上機,因為申城機場太大了,從東跑到西簡直要了半條命。
還好最后登機成功。
在飛機上一睜眼一閉眼就該下機了。
還好貓包里的布丁還是非常乖巧,沒有第一次出遠門的應激反應,讓陳黛之好好在飛機上休息了一下。
在春運期間辛苦了一年的人都大包小包的往家鄉趕,陳黛之母女倆反其道而行坐上了來港城的飛機。
還好一下飛機在機場里面陳父就接到了自己的老婆跟女兒。
陳黛之早早跟陳父視頻說過了今年過年家里來的新成員會跟著一起來港城過年,所以陳父在港城早早的購置了一套貓咪專用的東西。
就等著布丁來了就能立馬入住。
陳父名叫陳有謙,由于陳家奶奶跟爺爺都是知識分子,所以給陳父取的名字在一群建國建業國慶里面格格不入。
雖然不像八十年代那種獨特的名字風格,但是這個名字也蘊含了兩人對陳有謙的期望。
陳家一脈相承的取名風格也延續到了陳黛之這里。
接過母女倆的行李箱之后,一家三口來到陳有謙在港城居住的地方。
港城由于經濟很發達,所以在市中心的房子寸土寸金,導致每一套商用房都小的很擁擠。
但是由于陳有謙是外派來這里工作的,本身也是一個領導,所以公司給他配備了一套房子。
得知陳父還有妻女,人事還特地給他分了一套三室兩廳的平層。
就為了讓陳父好好在港城工作,可謂下了血本。
但是奈何陳黛之當時正在讀高中,葉書婕也想在申城陪著女兒讀書也想著自己的事業,不愿意跟著一起來到港城。
所以兩人自然就分居兩地了,但是兩人感情也是十幾年如一日的恩愛,陳父休息的時候總會兩地來回飛過來陪著妻女。
不過由于今年工作太忙了都沒時間飛到申城,就連陳黛之高考這樣的大事都沒時間飛過去陪著,陳父對于這個女兒總是覺得虧欠。
再加上陳黛之是獨生女,陳父從小到大都是女兒說什么就是什么,時不時給陳黛之打點零花錢或者買點奢飾品什么禮物給她,盡自己最大努力給女兒最好的東西。
在陳父看來,陳黛之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女兒,自然也值得世界上最好的東西。
有這樣溺愛的父親,還好有葉書婕的教育理念女兒才沒被養歪。
陳黛之來到陳父所住的平層還是覺得這里有點狹小,港城這里不愧是比申城還寸土寸金的地方。
陳父進門之后把行李箱隨便一放,陳黛之把貓包里的貓也給放到地上,把布丁給放出來透透氣。
幸好貓砂之類的東西陳父早早就準備好了,布丁一下來就直沖貓砂盆里解決。
坐了這么久的飛機再加上堵車一家人早就餓了,所以陳父又開車帶著一家人去私房菜了。
陳黛之吃好喝好之后,不由得透過玻璃打量著一年不見的港城。
這里如此快速發展,一些記憶里的門店早就關關開開,唯一不變的只有711便利店還屹立在這里。
一些現代化建筑跟上世紀的建筑夾雜在一起隨著時代洪流起起伏伏。
大概是因為歷史原因,港城這里總是有一股大陸城市說不出來的獨特氛圍,陳黛之每次來港城總會忍不住對著窗戶發呆,感受這里來自上百年的文化底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