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準備在學校附近買一處兩三層的小獨院,會單獨列出來一兩層作為辦公地點,這樣對你工作的開展也很有利。”
江來層層加碼,剛解決了吳穎缺錢的問題,馬上又拋出來一個工作便利性,幾乎每一個條件都加在吳穎的七寸處,已經沒有給她留有拒絕的空間了。
“你考不考慮折大的教職工小區?我知道那里有一處獨院小洋樓在售,原本是一對老教授夫婦準備養老的,但不知道他們家里發生了什么事,這位段時間在賣房子。”
吳穎沒有說要不要入職,直接就開始給自己未來的兼職工作地點出謀劃策起來。
她雖然在折大學生宿舍樓有一個宿舍,但那是個雙人間,對于做兼職的她來說非常不方便,所以她在教職工小區租了一處一居室,對教職工小區相當的熟悉。
教職工小區就是傳統意義上的職工福利房,是折大出資建造,折大建筑學院給設計的,所以不管從地理位置還是環境都是周圍有數的小區。
至于吳穎說的獨院小樓,整個教職工小區也沒有幾處,不是以前的校領導,就是一些資深權威教授們的福利分房,吳穎每次路過時都不知道有多艷羨。
教職工小區又名紫荊文苑,江來也知道這個小區,距離校區坐公交車只有五站的距離,步行或騎單車的話還有條綠蔭小路可以走,大概15至30分鐘就能到學校。
江來一聽也來了興趣,他沒有去追問吳穎答沒答應入職,而是直接說道:
“吃完飯去看房。”
江來的不拖泥帶水,讓吳穎眼中流光溢彩。
還是那句話,江來的眼神主打一個清澈,再加上一個年少多金不拖沓,正當年的吳穎自然會對自己這個未來的小老板愈發欣賞。
吳穎口中的獨院小樓位于教職工小區東南角的隱蔽角落,四周綠化極好,環境清幽素雅,占地面積不算大,是個三層小樓,沒有專門的停車庫,但門口卻有幾個公共車位。
江來沒有見到那位老教授房主,而是見到了那位老教授的博士生,是個29歲的精干青年,名字叫魏弘。
從魏弘口中江來得知,他是老師已經徹底退休了,被建省老家那邊的政府聘請為特別顧問,想趁著最后的時光回家鄉做些貢獻,順便在家鄉頤養天年。
而魏弘則是老教授的最后一個博士生,而且已經畢業參加工作,因為是杭市本地人,所以老教授把賣房子的事委托給了他。
江來和魏弘聊得不錯,甚至從魏弘口中得知,那位老教授的兒子在家鄉那邊做了一個相當不小的官員......
江來從里到外的看了一下這處綠蔭小樓,從裝修家具上面就能看出,老教授是一個相當簡約樸素的人,外觀看起來相當洋氣的小樓,里面卻是樸實無華。
“魏學長,老教授有沒有說要這棟小樓要賣多少錢?”
“沒有說,老師那人原本想把房子退還給學校,但是學校不收,就讓我看著賣,要是江學弟那邊沒有可以參考的價格,我倒是可以給你一個,110萬你考慮一下,要是同意的話,我去問老師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