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里娘倆在交流,主要是大伯母傳授靜靜一些‘經驗’,倒不是大伯母多事,是她的妯娌,也就是靜靜的媽媽托她教靜靜的,畢竟這方面,還得她這位當家主婦出馬。
同一時間書房內。
“小江來了?坐~”
江來進房間時,大伯正在看一份手好的稿子,見到江來進來,他馬上放下手中的稿子,摘下眼鏡,給江來一個和藹的笑容,并伸手讓江來隨意坐。
大伯今年56歲,處在中年的末期,但由于他的精神面貌極好,精神矍鑠的模樣看起來讓他比實際年齡年輕許多。
而且他身上也沒有想象中那種高官的威壓氣場,很是平易近人,給人一種如沐春風得感覺。
“大伯。”
江來也不客氣,張口就喊大伯,然后坐在了大伯的對面,倒是孟志豪沒上桌,而是在旁邊的一個椅子上坐下,隨意從書架上拿下一本書看了起來,明顯是只帶了耳朵,不帶嘴巴來的。
雖然是在父親的書房里,但接下來父親要和江來談的是正兒八經的工作,所以如果沒問自己的意見,他就肯定不會開口。
沒有很多寒暄,大伯開口就是切入正題,直接問江來道:
“聽說你最近在金融市場上成績斐然啊,怎么突然就想在深市蓋一個地標性的高樓?”
這話看似是在問一句廢話,但卻是在確定這件事情的性質。
如果江來回答諂媚,帶著投機成分,那這件事就得再斟酌斟酌,但江來如果能說出一些道理,這件事是要深入談的。
江來也不怵場,幾乎不帶思考的就侃侃而談:
“當然是為了樹品牌,打廣告!”
品牌,廣告在這個年代不是什么新詞,但卻勾起了大伯濃厚的興趣。
“說說看你的想法。”
“就像是每個城市要打造自己的城市名片一樣,企業自然也要打造自己的名片,我們江來地產可不只是想在深城建造一個地標建筑,而是要在北上廣深,以及渝、蘇、杭、蓉、杭這種潛力巨大的城市都打造地標性建筑,塑造我們的品牌形象,只不過那天和志豪哥聊天時,恰好聊到了這個罷了。”
江來說的很簡潔,但大伯確實沉默了,他不是為了江來的宏大設想而沉默,而是因為江來說的第一句話,或者說是一個詞,‘城市名片’。
一個在后世經常被用到的簡單詞匯,卻讓大伯發散性的想到很多,腦子里很多想法都串聯起來了。
于是,才剛剛開始談話,才各自說了一個回合,場面突然就變的沉默下來,因為大伯在出神。
江來也不出聲打擾,直至五分鐘后,大伯回過神來隨手拿過來一個筆記本,在上面寥寥記了幾句話,然后才算是恢復了對話:
“你提出的這個城市名片概念很好,給了我一定的啟發,咱繼續說深城蓋樓的事,你說說你的具體設想。”
這不算是大伯越俎代庖,因為就在昨天,大伯的任命就已經下來,他此時之所以還留在杭市,只是在等繼任者到來交接工作罷了。
當然,江來也不會越俎代庖,沒必要非得拉著給大伯講一講自己關于發展的‘高屋建瓴’,問啥咱就說啥:
‘我是這樣想的大伯,如果不能一炮打響名聲,那還不如不打,我不對標國內第一,世界第三的金茂,我想直接對標吉龍坡得雙塔大樓,甚至超越他,直接在特區蓋一個世界第一高樓,不計成本。’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