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兄弟你怎么看?”
李世民并未回答杜如晦幾人的話,而是扭頭看向葉天。
“大家說的沒錯,如果是別的事情,仁義沒有什么壞處,比如黨仁弘貪污案,哪怕朝中百官請命誅殺,李世民依舊選擇留下他的性命,尤其是他在此期間說的話字字真心,哪怕是百官也為之動容。
可侯君集不一樣,他可不僅僅是因為貪財被抓心生不滿,而是本性難改!
早年間,李世民就曾讓李靖來教授侯君集兵法,本意是想讓侯君集能文能武,將來也好成為朝廷的肱股之臣。
怎么說也是玄武門的五功臣之一,自然要多加照顧一些。
不料侯君集跟李靖學習沒多久,他就把李靖給告了。
他對李世民說:李靖每次講到兵法的精妙之處就不繼續下去,這是故意藏著,是準備謀反!
得知此事。
李世民自然也第一時間把李靖喊來詢問此事。
對此。
李靖自然是見微知著,明白侯君集為何會反咬一口,于是也解釋道:不是我要謀反,而是侯君集要謀反,陛下您想,如今大唐一統天下,中原安定,百姓安居樂業,我教給侯君集的兵法,足以安制四夷。
可他卻始終不知足,非要學到所有的兵法,明顯是心有異志!
李世民聞言雖然覺得有些道理,但侯君集畢竟是玄武門的功臣,在他心中自然是忠心耿耿的心腹,再加上李靖也只是猜測,所以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一段時間后。
眾人朝后回尚書省,侯君集騎馬越過省門數步尚未發覺。
李靖見此便說:侯君集意不在人,必將謀反。
事實證明。
侯君集的確心有異志。
所以哪怕現在侯君集尚未犯下大錯,也要嚴加防范!”
沒錯。
如果是別的事情,就好比貪污。
哪怕貪的再多,也只是貪財罷了,對朝廷影響其實并沒有特別大。
可侯君集這種有可能會造反的武將,稍不留神就會造成難以想象的災難。
“葉兄弟說的沒錯,如果陛下還是有疑慮,不如等李靖將軍攻打突厥凱旋之后,親自讓李靖將軍教授侯君集兵法試探一番,看他是否真的如葉兄弟所言一樣。
如果真是如此,到時候陛下也可以借機詢問李靖如何處置侯君集。
如果李將軍沒有發現問題,或許侯君集也只是一時糊涂罷了。”杜如晦第一個說道。
旁邊。
房玄齡和長孫無忌聞言都有些意外。
雖然杜如晦這么說也可以,但問題是萬一李靖沒有發現呢?萬一又有別的事情發生呢?
總不能一切都看運氣如何吧?
誰知這時杜如晦卻暗中給他們使眼色,示意不要繼續談及此事。
見狀。
房玄齡和長孫無忌雖然疑惑,但也沒有再說什么。
至于魏征?
他現在是真的沒話說,而且也認可杜如晦的想法。
侯君集一定要及早防范!
只是當初侯君集是他舉薦的,就算陛下相信自己不會造反。
現在他也應該保持距離,免得又把問題轉移到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