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時祖父便教導我們說,作為小輩,對長輩自然是要孝順的,但也不能一味順從,若長輩有錯總是要指出的,萬萬不能行那愚孝之舉。”大姐姐是為著自己才出言頂撞祖母,辛九娘當然不能讓辛綏芳因為自己落了個頂撞祖母的名聲。
況且“若說只我一人沒聽到祖母的人過來說太妃會來,于是誤過了,倒也有情可原,只現如今分明就我們姐妹三個都沒有聽到祖母著人傳話,便是底下人偷了懶也是有的,便只說孫女,孫女總覺得好生委屈,我們到底不比六姐姐在您跟前得臉呢!”到底是在元太妃跟前,九娘到最后還替老夫人給圓了場。
就這,辛老夫人還氣的不行,只覺著滿府里的兒女卻沒有一個聽她話的,也就只辛采菲獨一個,就說:“我不過說了你們一句,你們便有千百句話等著我。”卻忘了自己剛剛也當著外人的面拆辛九娘的臺。
但凡姑娘,哪個不是愛臉面的人?
元太妃也瞧出了這祖孫之間暗潮涌動,她來這里可不是為了看這一大家子明爭暗斗的,就說:“好了,原是老身沒有同辛老夫人說清楚,聽懷瑾說昔日在魏大人家中時候,恰逢辛府的九姑娘也在,對他是多有照顧,于是這次上門來便就是為了同辛老夫人、同九娘道一聲謝,老夫人當真是養了一個好孫女呢。”
辛老夫人被捧的也是很高興,不過道:“那也是她的福分在那兒,不過說到在魏府的那一陣子,我家六姑娘也同是在那兒的,想著世子該是有印象吧。”說著就問到了溫懷瑾頭上。
溫懷瑾只同辛老夫人拘了一禮說:“辛家的六姑娘是誰,晚生應是不曾見過的。”
“那日在我嫡母門前,世子難道忘了嗎?”辛采菲聽著這話當然心中焦急,就忙忙說道,尤其前幾日的時候苓姨娘就曾囑咐過她,她如今在辛府就一個老夫人待見,又有了同栗華清的婚事,最最想的就是擺脫如今的困境,對于今日的端王世子,可是存在志在必得的心來,只萬萬沒想到那端王世子竟然是前頭在魏府的客人。
辛采菲在魏府時就覺得這人瞧著貴氣非凡,身份定然不俗,不成想還真猜對了,她想著兩人之前到底照過面,如今還算得上是重逢,她又精心準備,這溫懷瑾未必不動心。
只他一開口竟說完全不記得她,辛采菲怎能不急。
不過溫懷瑾卻完全沒有顧上理會她,便立到了一側。想那世子如今瞧著溫潤如鄰家少年的模樣,可到底是個驕矜自持的人,也就是看著辛老夫人是長輩,這才回了一句,那辛采菲自然不在他的眼底。
可瞧著六姐姐這般焦急獻殷勤的模樣,不止是辛九娘,就是辛綏芳和辛茹月,怕也看出個辛采菲的意圖,分明就是對端王世子有意。
先前九娘到底接觸過溫懷瑾,知曉這世子是個心明眼凈的人,先前在魏府的時候就不曾被辛采菲給迷惑,如今更不可能。
可笑辛采菲不自量力,也覺得有些可笑,便彎了彎唇角。
辛采菲正因著被溫懷瑾華麗麗的無視而心中很不自在,余光又正巧看到了辛九娘在笑,總覺著是在嘲諷自己,心中憤恨,就不覺得搖了搖辛老夫人的身子,低聲道:“祖母……”
辛老夫人會過意來,就同元太妃說道:“太妃好不容易上門一趟,我這六孫女先前便聽說太妃最是喜歡蘇繡,于是便趁著這幾日里每每待在房里,為太妃繡了副驪山松柏圖,采菲,還不忙呈上來給太妃瞧一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