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太妃老臉一紅說:“你來這里難不成不是為辛家那姑娘求宋太醫的?”
元太妃打定了主意溫懷瑾過來定然是受辛九娘所托,是而剛開始還刻意賣關子,說溫懷瑾是來探望她,想著讓溫懷瑾著急,沒成想溫懷瑾卻不緊不慢,卻將太妃給急的主動說了出來。
溫懷瑾勾勾嘴角,恍然大悟說:“對對對,祖母不說我都要忘了,剛剛辛側妃是要孫兒過來求祖母,借宋太醫一用的,誰讓孫兒一見著祖母,頓時欣喜,卻將其余的事情給忘了呢!”
“倒是多虧了祖母提醒,只祖母如何會知道的?”
元太妃心下曉得著了溫懷瑾以退為進的套路里,不由大呼‘不好’,她同溫懷瑾這孫兒斗法已久,向來曉得這孫兒是極刁鉆的,卻不妨大意了。
不由又擺起了做太妃的譜說:“剛剛側妃讓人過來說過,不過老身回絕了,想著你過來也該是為了這個。”
說著就讓人喚了宋太醫過來,吩咐了一通,便讓溫懷瑾帶著宋太醫過去了辛側妃那邊。
因著辛綏芳和辛九娘都憂心辛魏氏的病癥,故而不過剛見了宋太醫,同辛側妃和溫懷瑾皆道了“謝”,于是匆匆而去。
辛側妃就讓人送辛綏芳和辛九娘出去,只見著溫懷瑾看著外邊二人離去的背影,辛側妃忍不住問道說:“先前倒是聽九娘說過世子曾在魏府的一些來往,就想著說這丫頭向來行事不甚沉穩,沒太給世子添麻煩吧?”
溫懷瑾想著先前辛九娘緊緊跟在辛綏芳的身后,似是生怕同他有干系,就回道:“先前我雖客居魏府,不過到底是外男,同九姑娘不曾有過干系,更沒有‘麻煩’一說,是側妃多心了。”“那就好。”
辛側妃這才放心,不成想就是辛綏芳和辛九娘離去沒一會兒,元太妃就著人喚了她過去。
辛側妃去見元太妃時,尚有些惴惴不安,外頭人瞧著,只說太妃心地仁慈,從不曾與人為難,可做人兒媳這么久,辛側妃哪里不曉得,元太妃是個有成算的。
當年礙著圣旨賜婚,端王不得不娶小陳氏為繼室,轉頭元太妃卻為端王聘了她做側妃。
對外只說看中了辛家大姑姑人品端方,還是辛側妃過門許久后才反應過來,哪里是看中了她這個人,卻只是看中了她背后的辛家。
邵都不論是帝王還是宗親,對著端王總歸都是忌憚的,明幀帝既為端王下旨賜婚小陳氏,存著的卻是用小陳氏監視端王府的心思,便就是當年端王正妃孫氏難產而死,說不成也是為著小陳氏進府而鋪的路罷了。端王到底是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想著那孫氏一死,小陳氏入主端王府,定是會一手遮天,可偏偏元太妃為端王又聘了辛側妃。
那端王既為明幀帝所忌憚,于是這側妃一事,卻也難選,若人選位高,則難免讓明幀帝不滿,若位低了,又難免被人恥笑。
唯辛側妃,雖說辛家富可敵國,然到底不曾沾染政事,就是當年小陳氏,也是不將辛側妃給看在眼底的。
可就在辛側妃入王府的同一年里,辛家三叔高中,又娶宋家女兒,一路高升,雖說辛三叔同辛家不太熱絡,但到底還是成為了辛側妃坐穩側妃一位的強大助力。
自此端王府一正一側兩妃明爭暗斗不止,小陳氏長久被拖在同辛側妃的爭斗上邊,又哪里來的空監視端王府。而辛側妃瞧著柔軟,卻是個有手腕的,小陳氏在她手底下是從不曾討過便宜的。
卻只有元太妃,身居高位觀虎斗,什么都不做卻成了最大的贏家。
是以每每元太妃對辛側妃示好時,辛側妃心中卻是隱隱有些發毛的。
就如如今,辛側妃不過剛到了太妃宮里,還未行禮,卻被太妃叫身邊的嬤嬤給阻止了,一邊還讓側妃坐到她旁邊,摒退左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