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怎么會有這么巧妙的事情呢。前腳辛九娘因繡品找不到,不得不自己一個人過來陳貴妃這兒,后腳就正巧撞到了崔女官崴了腳。
這等心機,是安侯爺也佩服的。
再說昨日,辛茹月過來找他,偏不同于旁人那般法子,確實格外的讓他映像深刻。
小小的辛家九娘,卻讓安侯爺產生了一絲危險。
若是辛九娘當真成為了世子妃,那往后他的堂妹想踏著辛九娘的身去做世子繼妃,怕是很難了。
所以安侯爺雖然口中說著稱贊辛九娘的話,卻并沒有什么表示。
對此辛九娘安然受之,本著謙恭至極的態度回安侯爺說:“侯爺謬贊,不過是家中自幼教導的好,對了,十妹妹同我打小便很是交好,我們兩人最是喜好私底下做繡活,十妹妹的繡技,我們姐妹都是知道,十二妹妹,你說是不是。”
辛茹月雖然不知道辛九娘為何會突然夸起來辛淑寧,但是她聽辛九娘的話,于是就說:“九姐姐說的極是,姐妹當中屬我的繡技最差,九姐姐最好,十姐姐次之,卻也是極好的。”
辛淑寧詫異辛九娘會替她說話,但是也安然受下了。
絲毫不知道陳貴妃這會兒怒火沖天,已是懷疑辛淑寧壓根就是同辛九娘是一伙的,合謀起來誆騙陳貴妃。
不過一句看似稱贊的話,便引得陳貴妃同辛淑寧之間疑竇暗生,更讓所有人又將懷疑的目光投向陳秋水的面上。
辛九娘并不是很在乎安侯爺如今不曾將牌子給她,因為安侯爺也沒有給別人,而且她自信自己的繡品是極好的,前面的沒人比過她,便是陳秋水不曾有“抄襲“嫌疑也不會比過她。便是后來的這位元姑娘,想來也不會出她左右。
陳貴妃惱怒道:“安侯爺夸你便受著就是了,說些旁的做什么,是萬嫌今日這兒鬧的不夠大?”
“元姑娘,你的繡品呢,想來元太妃的侄孫女的繡技也合該是同元太妃的繡技一脈相承,不出其左右罷。”
倒并非是陳貴妃喜歡元文英,不過是因為眼下陳貴妃在辛九娘這兒受了氣,想用元文英給找回場子罷了。
元文英若是繡的好了還好,若是繡的不好,豈不是連累元太妃,這看似吹捧,實則不安好心。
元文英萬般無奈的上前,面上盡數是憂愁,她朝著陳貴妃一拜道:“臣女自幼做繡活不過是跟著家母做的罷了,并非跟著姑祖母所學,故而委實稱不上是同姑祖母一脈相承,如今趕在前頭說明,也是不想連累姑祖母的名聲為我所壞。”
這話綿里藏針,卻也實是駁了陳貴妃的面子了。
陳貴妃面上一僵。
崔女官冷冷一笑。
安侯爺多看了元文英一眼,心道這也是個人才,鄞都出才女,古話果然沒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