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讓人將那日蔣姬身邊的婢女以及小陳氏身邊的嬤嬤給叫來,一一核實。
過后,見果真如喜順所言那般,便道:“今日之事,周管事是大過,身為庫房管事,卻絲毫不嚴謹,底下人犯了事,偏一問不知,更加推諉,最后還是本世子妃親自過來才問出始末,這庫房的管事,你做得當真是敷衍。”
她說話少了初始質問周管事時的嚴厲,溫柔間不乏堅定,卻讓那周管事心中的一根弦猛的繃了。
周管事也并非糊涂之輩,當即低頭求饒道:“這事是老奴糊涂了,還望世子妃看在老奴在王府這么多年的份上,饒老奴一命。”
“周管事自是勞苦功高,若非這事涉及到了太妃,我也不想太給周管事難堪。”辛九娘為難道,“可既是太妃親口說讓我解決此事,我便不能看在管事的面上,就這般過了,到底如你所說,這么多年伺候王府,勞苦功高,不妨自即日起,先回家休養上三個月,至于庫房這里,我再尋人過來。”
她說的極是軟和,可也沒有絲毫轉圜的余地,庫房這地方其實是最最清閑的地方,卻也不該這般憊懶,最讓辛九娘不滿意的,還是周管事的態度。
她新官上任,又年輕,底下許多人都不將她放在眼里,大抵更多人都是如周管事一樣的心態。
辛九娘自覺不能放任這樣下去,倒是不妨用這周管事做個筏子,讓底下人都瞧瞧,她雖年輕,卻也并不是能輕易糊弄得了的,更不是個軟弱好欺的。
辛九娘轉眼又看向了喜順,以及蔣姬身邊的婢女和小陳氏身邊的嬤嬤。
“王府里的規矩在那里寫著,偏你們一個不守,一個竟也放縱,尤其是吳媽媽,你是王妃手底下最倚重的老人,連你都不守規矩,不知道的人還當王妃就是這么教你的,我是做人兒媳的,哪里能眼看著你這樣敗壞王妃的名聲,便不妨將你們每人打上三十大板,尤其喜順你,從今往后,也不用來庫房里,我給你尋另個活計,不妨去到五弟身邊伺候著。”
周管事被罰都沒有二話,像他們就更沒有二話了。
辛九娘眼看著他們被打板子,眼也不眨,今日這事逐漸傳了開來,都知道了這世子妃雖年紀小,主意卻多,卻不是個好敷衍的,更難得的是極重規矩。
于是眾人心中都緊繃著一根弦,做事也盡量往好里做,都怕稍微不注意壞了規矩,再被罰了。瞧瞧,周管事這個標桿就在那兒豎著呢。
再傳到太妃耳邊,無疑對辛九娘越發贊賞,辛九娘每每謙讓,府里倒是安生了不少。
可這邊辛九娘被太妃稱贊管家得當,然話傳到側妃耳里,卻不是那么回事。
先前側妃管家,卻弄出了攤子濫事,若非最后側妃有孕,怕是太妃都會責罰她。
可同樣的事情換成了辛九娘,卻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效果。
辛側妃不愛得罪人,遇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讓人覷著了空子差點算計了。
世子妃卻不看面子,只重規矩,就是王妃身邊的人也敢責罰。